拼机制,为村干部干事创业搭台子,建强村级班子,全面掀起激情燃烧、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热潮。
实战演练长经验。注重交任务、压担子,采取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积分化考评,引导村干部积极参与美丽宜居村庄、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示范创建,搭建展示交流、互学互鉴平台。市、镇(街)两级分别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坛”、经验交流会、项目评比、党建拉练等活动26场次,村(社区)干部语言表达和
总结宣传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壮大村财真发力。始终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把手”工程,通过“中心村党委”建设,实施“跨村联建”机制,支持产业相近的村抱团发展。通过整合各村的项目、土地、设施、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做精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实现组织共建、发展共促,收益共享。目标推动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90%,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50%。例如,南华村在“南宵村中心村党委”带动下,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今年预计可新增村财收入50万元。
三、聚焦规范管理提效能
市坚持优化村干部管理办法,坚持好严管和厚爱相融、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监管原则,持续推动村干部责任上肩、工作落地。同时,不断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有效激发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热情。
抓好日常管理。建立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推动438名村党组织书记“一人一档”建立档案、集中管理,为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拔任用、教育管理、考核监督和待遇落实提供依据。制定出台《市村(社区)干部管理监督和服务保障办法》,完善村干部报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优化“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奖励性补贴”的薪酬待遇结构,由市镇
财政共同分担,不断完善村干部报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实现工作成效与报酬待遇挂钩。强化关心关爱,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