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进路探究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11/10 12:22:21 字数:8477
【提纲】一、“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据探寻。二、“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现状分析。三、“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四、“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学段逻辑。
“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进路探究与思考
中国_是__事业的领导_,_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_领导”教育对于确保_事业后继有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0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_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是首次对“_领导”相关内容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提出指导意见。思政课是大中小学的灵魂课程,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加强“_领导”教育并将“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对于全面提升青少年对_领导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强化他们的使命担当,培养_事业的接班人,具有战略性价值。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_领导”教育更好地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提供参考。
一、“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据探寻
“_领导”教育虽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早已有之,但从其融入深度来看,这还是第一次。增强“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必须深入探寻“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根据。
第一,做好“_领导”教育能够充分彰显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性质和方向。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_领导”教育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性质和方向,做好“_领导”教育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_领导”教育包含了党史学习教育、初心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不同内容,开展“_领导”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认同_全面领导并成为_事业的接班人。现已开设的思政课涉及大中小学各个阶段和多方面内容,是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1014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客观要求和思政课的自身优势,决定了加强“_领导”教育的主渠道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方面,“_领导”教育涉及中国_的奋斗历史、革命英雄事迹、指导思想、方针政策、_机制等各方面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因而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教育过程。这意味着“_领导”教育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组织环环相扣的实践活动。这些特点和要求使得“_领导”教育必须有一个独特的主渠道来开展。另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是开展“_领导”教育的主渠道。
思政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同_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根本定位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本身必然是一体化设计,必然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必然要实现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有效衔接,实现协同育人和育人合力。所以,借助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承载优势,将“_领导”教育循序渐进地融入国民教育之中,才能更好地造就无数拥护_领导和投身_事业的后继人才。可见,大中小学思政课只有发挥好“_领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才能真正落实“_领导”教育,实现“_领导”教育的目标。
二、“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现状分析
从整体推进上看,目前“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降低了“_领导”教育融入的质量。目前,“_领导”教育内容在大中小学各个学段都有涉及。例如,小学阶段思政课重点展示中国_优秀党员的故事或事迹,以此激发小学生爱党敬_初步情感,同时也起到政治启蒙的作用。初中阶段思政课重点回顾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增强初中生对_领导的政治常识的掌握和思想情感培养。高中阶段思政课的学习内容与目标是,更加全面地学习_指导思想,并学会用_指导思想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深化学生对_领导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的思政课主要阐述_发展历程与方针政策等,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思想性。可见,每个学段“_领导”教育有其侧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段思政课中“_领导”教育内容存在对已学知识简单重复的问题,“_领导”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例如,大学阶段思政课的内容大多是对以往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扩展,对_领导背后的深层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阐述得不够深入,没有实现与中小学阶段相关内容的有效衔接。此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化对_领导的认同,容易引发厌学情绪,无益于学生对中国_的情感升华、政治认同。可见,“_领导”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影响“_领导”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二,教学方式缺少递进性与多样性,制约学生接受“_领导”教育的积极性。随着学生身心逐渐成熟,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同时对思政课教学方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开展“_领导”教育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观看视频等教学方式。不可否认,思政课教师的知识讲解及视频展示对于低学段学生来说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所学知识难度的增加,单纯的知识讲授或视频观看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_领导”教育的客观需求,课堂讨论、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亲身参与的方式能使学生对“_领导”教育理解得更为透彻,激发学生在_领导下担当使命的责任感。然而,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教师在高中、大学等阶段仍普遍采用课堂讲授的单一方式开展“_领导”教育。如果大中小学思政课长期采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较低,很容易造成学习氛围的压抑,不易调动学生自觉接受“_领导”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不仅影响当前学段对“_领导”教育知识的理解吸收,还影响较高学段“_领导”教育的学习效果。所以说,缺乏递进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实践教学活动缺乏深入性和衔接性,影响学生接受“_领导”教育的获得感。“_领导”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开展,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教学中落实。__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来讲,即要讲好思政大课。只有将课堂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优化“_领导”教育,增强教育效果。通过开展体现“_领导”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夯实课堂所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_的先进性、中国_领导的政治优势及其在_理政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逐步增强学生对_领导的自觉认同。但目前“_领导”教育的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深入性与衔接性。例如高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首先介绍党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然后组织学生到基层感受党领导群众实施自治的现实状况和制度优势,这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组织得不够充分,特别是由于学生自身调研的个案性或访谈的随意性,个别学生可能会得出与教材相反的结论,无法感受党领导的群众基层自治的优越性。再如,思政课与共青团共同开展活动是现实中“_领导”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思政课与共青团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却没有体现出诸学段之间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导致诸学段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如此既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知识巩固或思想引领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育人作用。深入推进“_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必须下功夫解决实践教学活动缺乏深入性和衔接性的问题。
三 ……
预览结束,全文8477字,当前显示3072字,还剩5405字
本文15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