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经验材料:党建引领聚合力村居融合结新果

发布时间:2023/8/6 15:33:12 字数:3612
【提纲】一、基本情况。(一)生活区域已被城市包围。(二)生活方式已趋于城市化。(三)收入来源以务工和财产性收入为主。(四)同一生活区域存在两个管理服务主体。二、存在的问题。(一)村社阵地重复设置。(二)服务主体各自为政。(三)户籍壁垒依然存在。(四)村社治理复杂低效。三、对策建议。(一)阵地建设融合一体。(二)户籍管理融合一体。(三)公共服务融合一体。(四)文明创建融合一体。(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六)全面落实涉农政策。(七)保持村社现有组织管理体系。
经验材料:党建引领聚合力村居融合结新果
近年来,XX区以提升人民福祉为根本、以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尊重民意、资源整合、严格标准原则,按照“城乡一体化、居住社区化、政策延续化、服务标准化”要求,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_,深化集体经济_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积极稳妥推进“村居融合”改革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生活区域已被城市包围。XX村位于XXX镇西部,辖11个村民小组1618户3752人,村民主要分散居住在XXX家园XX新村(一期),XXX家园XX新村(二期),XX村一、二组和XX生产区4个区域〔XXX家园XX新村(一期)有XX村户籍人口430户1493人,XXX家园XX新村(二期)有XX村户籍人口678户1710人,XX村一、二组共有户籍人口210户537人,XX生产区共有户籍人口677人〕,且全部位于《XX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内,并与XXX路街道XXX、XXX、XXX社区及XXX街道XXX社区区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707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侧重于居民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XX村村民进入城市后,需求日趋多元化,但村级服务管理标准和模式仍然停留在农村社区层面,综合服务设施覆盖面不广,公共服务辐射面不宽,无法为村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城市社区未将XX村村民纳入社区服务管理范畴,村民居住在城市社区,但未享受到相应的均等化公共服务。
(三)户籍壁垒依然存在。自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来,城乡户籍差异仍然存在,户籍壁垒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方面尚未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尚未真正转化为市民。例如,在住房保障方面,城市低保家庭可享受公租房住房补贴,但农村低保户无法享受;在就业创业方面,农村户籍(除失地农民外)无法进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不能参加公益性岗位招聘。
(四)村社治理复杂低效。随着XX村村民逐渐搬迁至城市居住,打破了原有的村级治理体系,村委会对村民的管理服务职能明显弱化,且村民固有的思想观念及生活习惯导致市民意识不强,参与、支持和配合社区治理积极性不高,社区治理难度大。且XX一、二组区域人员居住结构复杂,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难题突出,但镇(街道)、村(社区)管理职责交叉,公共卫生、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等方面未形成村(居)治理合力,客观上造成了管理效率下降,易产生管理空白等弊端,无法实现复杂区域高效治理。
三、对策建议
鉴于XX村实际情况和目前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按照“四融五不变”(阵地建设融合一体、户籍管理融合一体、公共服务融合一体、文明创建融合一体,村级建制保持不变、组织机构保持不变、涉农政策保持不变、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保持不变、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_渠道不变)要求,有序推进XXX镇XX村与相邻城市社区“村居融合”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全面实现“四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村民服务保障水平得到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城乡居民交流融合水平得到提升)目标,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阵地建设融合一体。XXX镇XX村与XXX路街道XXX社区合署办公,整合现有办公场所和活动用房,统筹管理使用,统一标识标牌。按照“一门办理”的要求,设置XXX路街道XXX社区XXX镇XX村便民服务站。按照“一室多用、一室多能”的原则,统筹设置XX村和XXX社区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网格服务、文体康养等功能区,统一设置_文明实践站、民情恳谈室、居民议事厅、心理咨询室、社区警务室等功能室。在原XX村办公楼和XXX家园XX新村(二期)分别设置“网格工作室”,就近为村民群众提供网格服务,并结合完整社区创建,在XXX家园XX新村(二期)预留空地建设综合性党群服务阵地,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开展活动。
(二)户籍管理融合一体。对XXX镇XX村全体村民户籍簿进行换发,对户籍住址进行“双登记”,即在户籍簿中登记原农村住址的基础上,增加登记城市小区实际居住地址,村民可凭户籍簿登记的城市实际居住地在所属社区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化完善居住证制度,扩大应用范围,拓展服务功能,确保非户籍常住人口持有居住证即可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
(三)公共服务融合一体。撤销XXX镇XX村社区工作委员会,3名工作人员分别调配至XXX社区、XXX社区和XXX社区便民服务站。在实现户籍“双登记”的基础上,XX村村民可按照“从优从惠”原则在就近城市社区享受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基本公共服务。XXX家园XX新村(一期)村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由XXX社区负责提供;XX村一、二组区域村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由XXX社区负责提供;XXX家园XX新村(二期)村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由XXX社区负责提供;其他社区零散居住的XX村村民,基本公共服务由实际居住地所在社区负责提供;卫生健康等方面无法实现融合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仍由XX村村委会负责 ……
预览结束,全文3612字,当前显示2209字,还剩1403字
本文6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