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思想政治方面。4、对部署要求执行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落实机制。5、立场还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6、对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8、缺乏担当,对一些棘手的问题不敢碰硬、不敢担当。10、对规矩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侥幸心理。二、工作作风方面。1、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主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6、对群众的诉求和意见重视不够,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7、在处理工作问题时,缺乏耐心和细心,工作推进有困难。三、廉洁自律方面。2、在一些特殊场合,有时忽视了廉洁自律的规定细节。3、有忽视公共利益的现象。4、在日常活动中铺张浪费的现象。5、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廉洁教育不够,管理不严。6、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不能完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8、对家属和子女的教育管理不够严格。9、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物质享受。四、联系群众方面。3、深入基层调研不够,不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见。5、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8、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不够,措施不实。10、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没有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诉求和意见重视不够,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7.在处理工作问题时,缺乏耐心和细心,工作推进有困难。
8.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因循守旧,习惯于按部就班,不敢突破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研究和探索,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9.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敢迎难而上,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面对复杂问题和艰巨任务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的开展。
10.工作纪律松弛,缺乏组织纪律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影响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
11.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不高,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要求不严格,导致工作水平和质量不高。
12.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导致工作衔接不畅,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
13.工作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不能做到未雨绸缪。在工作安排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导致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14.工作落实不力,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执行能力和跟踪监督机制,对上级的决策部署不能迅速贯彻落实。
15.工作中有不切合实际上项目、铺摊子,造成资源浪费和不良影响。
三、廉洁自律方面
1.廉洁意识淡薄,对廉洁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和纪律要求学习不够深入,缺乏自觉遵守的意识。
2.在一些特殊场合,有时忽视了廉洁自律的规定细节。
3.有忽视公共利益的现象。
4.在日常活动中铺张浪费的现象。
5.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廉洁教育不够,管理不严。
6.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不能完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7.对廉洁从政的相关规定和纪律要求心存侥幸心理,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
8.对家属和子女的教育管理不够严格。
9.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物质享受。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四、联系群众方面
1.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够重视。
2.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不能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提供服务,缺乏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深入基层
调研不够,不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不够,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导致工作决策与群众需求脱节。
4.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不当,在与群众沟通交流时,缺乏耐心和细心,不能用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5.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够得力,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6.在工作中未能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没有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的利益考虑不周,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7.不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不能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对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不重视、不采纳,导致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降低。
8.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不够,措施不实。在帮扶困难群众方面,缺乏有效的帮扶措施和长效机制,帮扶工作浮于表面,不能真正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9.缺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缺乏主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行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10.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没有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