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契机,**区顺势而为开展“榜样力量”思政课48场,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榜样学习互动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例如,2022年**山火高温叠加,玉带山小学率先打造“榜样力量”开学第一课,邀请奋战一线的消防官兵、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等行业榜样,进校园、进课堂生动讲述战山火、战高温的榜样故事,同学们在与榜样交流对话中深受触动。
二、挖掘榜样故事,丰富大思政之“味”
好的思政教育应该像调味剂,溶解到食物中自然吸收。**区“调整配方”“升级厨艺”,探索“榜样+‘家校社’共育大思政”方法路径,打开了多跨融合、全向互动新空间,烹饪出思政教育的“三味大餐”。
“榜样+家庭思政”有甜味。家庭是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堂。**区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大手牵小手——我是**小交警”“亲子文明劝导”“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等实践活动,吸引1300个家庭参与,有家长在活动中感叹到,“这样的思政教育很走心很受益,培育了一个小榜样、影响了一个家庭、辐射到整个社会”。同时,**区推出“家有大先生”星火计划,邀请教育名家开展《家校社协同,培育面向未来的孩子》等讲座18期,让思政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既暖心又甜蜜。
“榜样+学校思政”有鲜味。思政课堂“到课率”“抬头率”低的很大原因,就是内容死板、满堂硬灌。**区深入挖掘榜样人物精神品格,开展“一校一品”教学研讨,小学阶段注重品德养成,初中阶段注重价值观形成,高中阶段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形成贯穿全成长周期的差异化课程,思政课堂从此既能“博得眼球”、又能“触及灵魂”。例如,和济小学以“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马善祥为榜样,打造“与人为善、和美人生”品德思政课程;鲤鱼池小学以维和英雄为榜样,打造“珍爱和平”爱国思政课程;**市第十八中学以“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得者蒋仁生等为榜样,打造“强国有我、青年担当”励志课程……思政课百花齐放又独具特色,赢得同学们纷纷点赞。
“榜样+社会思政”有趣味。只有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区通过精心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品味历史遗迹、学习传统文化、走进文博展馆、打卡大城大景5条研学路线,拓展社会大场景,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围墙”。同时,立足听、讲、绘、研、学,开展“榜样面对面·时代新人说”主题宣讲、“榜样故事我来讲”主题
演讲、“童心绘童画·榜样伴成长”绘画征集、“我是非遗传承人”研学体验、“小课堂大世界·争当**小榜样”社会实践等“五个一批”主题活动……青少年学生、干部群众在学、思、践、悟中,主动学、乐意学、趣味学,在生动有趣的实践体验中将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重构榜样阵地,拓宽大思政之“网”
思政课堂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区创新思路,系统重构教育阵地,让“线下”“线上”双向奔赴,以思政教育的“大网络”实现思政育人的“最大化”。
“线下基地”增强体验感。思政课既要靠耳朵听、眼睛看,更要靠身心悟。**区整合教学资源,突出“榜样+阵地”互动模式,共建“老马工作室”“长安全球研发中心”“徐悲鸿美术馆”等6个“榜样力量”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文化美育、社会治理、工业创新、城市发展等6个教学专题,榜样人物化身“大思政课”讲师现场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