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基本情况。一是在党组织设置方面。二是在班子配备方面。三是在日常教育管理方面。四是在引导发挥正能量方面。五是在工作保障方面。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一)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尽完善,作用不够明显。一是离退休党员混编在职党支部的占较大比重。二是支部班子特别是书记选配难。三是一些离退休基层党组织党员人数过多,难以协调一致,支部作用发挥不充分。四是居住分散的老党员参加活动难。(二)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较为消极被动,效果不够理想。一是开展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二是对离退休党员需求了解不足。三是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三)教育管理保障措施不到位,未形成长效性机制。一是教育管理场所不足。二是教育管理经费不充足。三是缺乏制度性安排。(四)引导发挥正能量工作设计不足,平台与抓手较少。(五)服务管理工作队伍不匹配,教育管理精准化不足。四、对策措施。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二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三是配强基层组织班子。四是创新教育管理方法。
承担支部工作,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的选配越来越难。
三是一些离退休基层党组织党员人数过多,难以协调一致,支部作用发挥不充分。四是居住分散的老党员参加活动难。全系统有百分之xx的老党员居住在原退休城市辖区以外,参加所属党组织教育管理活动交通距离较远,十分不便。
(二)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较为消极被动,效果不够理想。一是开展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只有*%的党支部坚持每一、两个月组织一次活动,其他支部相对比较被动,只在上级党组织有统一安排时才开展活动,或者基本不组织活动。
二是对离退休党员需求了解不足。老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聚集较难,有的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召集开展活动较难,支部组织活动多半靠感情联络、人品吸引,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难以像在职支部书记那样与党员充分交流、听取意见、满足要求。有*%的老党员认为支部和老党员交流较少,未能较好地深入到离退休干部中去,只有xx%的老党员参加过党员谈心谈话活动。
三是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离退休党员普遍反映这些传统的党员教育内容单调、形式枯燥、手段落后,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无法充分调动参加的积极性,教育实效不理想。
(三)教育管理保障措施不到位,未形成长效性机制。一是教育管理场所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没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活动场所,老干部开展活动只能靠租、借方式解决活动场地。有的单位老干部活动室长期得不到维修更新,面积狭小,配备简陋。许多单位受经费影响,无法解决老干部活动场所,老干部只能在社会上或呆在家里开展一些无序的活动。
二是教育管理经费不充足。随着离退休干部队伍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老干部对理论学习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趋旺盛,留成的党费尚不足以购买必要的政治理论学习书籍和资料,更不能满足离退休干部支部开展其他各项活动所需,目前还无相关文件规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经费渠道和经费标准等。
三是缺乏制度性安排。目前各地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内容和保障经费,主要参照惯例或上行下效,受单位领导重视程度、当地临时性决策、单位经费预算安排及社会舆论等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确定性,未成形成长效性机制,而且地区之间差异比较大,横向比较容易产生心里不平衡,引起老干部党员不满。
(四)引导发挥正能量工作设计不足,平台与抓手较少。大多数老党员对我系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和福利待遇比较满意,发挥正能量成为他们体现社会价值的最重要精神需求,但是平台不足,一些老党员只好自找门路,向外寻求平台,正能量发挥未凝成合力,影响微弱。
(五)服务管理工作队伍不匹配,教育管理精准化不足。近三年来,全系统离退休干部数量按照年均xx%的速度增涨,这支队伍不断壮大,这给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四、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和落实离退休干部干部
党建工作责任主体、责任机构和责任人,推动各地各级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将离退休干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重点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管理制度、党内关怀制度以及活动阵地和经费保障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提高离退休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二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实际特点,本着便于教育管理、就近参加组织生活、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