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工作格局。(二)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全员政治素养。(三)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健康舆论氛围。(四)抓好阵地建设,确保阵地安全可控。二、存在问题分析。(一)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二)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三)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紧密。三、改进措施及成效。(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1、加大培训力度。(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1、运用新媒体技术。(三)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1、完善工作机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加强理论学习。(二)完善工作机制。(三)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四)强化风险防控。
2024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
2024年,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本单位紧紧围绕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应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挑战,为单位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将本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工作格局
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严密工作格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方向明确、推进有力、落实到位。各部门负责人切实履行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年度
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全员政治素养
将意识形态学习深度融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制定详细的学习清单和学习方案。全年共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次,每次学习均明确主题和重点发言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交流,确保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次,采取集中授课、专家讲座、观看教育片、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组织专题研讨*次,针对意识形态
技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在应对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形势时,工作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难以有效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职责。
(二)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
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过程中,习惯于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如集中学习、讲座、会议等,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达信息,但形式较为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单位在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方面还存在不足,对短视频、直播、H5等新兴媒体形式的运用不够充分,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索,导致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无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
(三)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紧密
部分部门和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时,未能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割裂开来,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在制定业务工作计划、推进业务工作项目时,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有机融入其中,缺乏对业务工作中潜在意识形态风险的分析和防范意识,导致业务工作可能出现偏离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问题。同时,在业务工作培训中,也较少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未能有效提升干部职工在业务工作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影响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效果和业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三、改进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1.加大培训力度。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党校教授、宣传部门业务骨干等专业人士授课,组织专题培训*次,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意识形态工作理论与实践、网络yq应对处置、新媒体运用等方面,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意识形态工作素养。同时,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次,鼓励干部职工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
体会,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培养骨干力量。注重从各部门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干部职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安排参与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专项
调研、重要活动策划等工作,使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目前,已培养出一批能够熟练掌握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有效应对各类意识形态问题的骨干力量,充实到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中来,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
1.运用新媒体技术。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反映单位工作亮点、先进人物
事迹、政策法规宣传等内容的短视频*个,累计播放量达到*次,以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吸引了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开展直播活动*次,如邀请专家进行在线讲座、直播单位重要活动等,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同时,制作H5页面*个,用于展示单位发展成就、开展
主题教育活动等,通过丰富的图文、动画效果和便捷的分享功能,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受众的参与度。2.加强互动交流。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互动交流平台,如在线论坛、微信群等,方便干部职工随时交流思想动态、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意见建议。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活动,如知识竞赛、主题征文、
演讲比赛等,激发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1.完善工作机制。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实施办法》,明确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单位整体工作布局,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在制定业务工作计划时,要求各部门同步制定意识形态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在业务工作各个环节中如何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确保业务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在业务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指标权重,占比达到*%,通过量化考核标准,对各部门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部门绩效奖金、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加强培训教育。在业务工作培训中,增加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举办意识形态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专题培训*次,邀请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式,深入讲解如何在业务工作中识别、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业务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提升干部职工在业务工作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各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开展内部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在工作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强理论学习
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不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还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理论知识,拓宽干部职工的知识面和视野。创新学习形式,除了传统的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外,增加实地调研、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定期组织理论知识测试和竞赛活动,检验干部职工的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意识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