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在2024年全省机关事务职能与行业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4/8/27 21:16:02 字数:4334
【提纲】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省机关事务系统的机构编制与职能配置。(二)**省机关事务行业建设的探索与创新。一是强化行业规范,推进机关事务规范化建设。二是统一行业标准,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三是提升行业技术,推进机关事务智慧化建设。四是培养行业人才,加强机关事务队伍建设。二、清醒认识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尚不统一。二是职能权责不清、难以落实。三是综合和专项业务领域体系不完善。三是执行情况方面,缺乏有力的手段,变通性、象征性执行等现象仍有出现。四是标准化、信息化与社会化水平有限。三、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机关事务职能和行业建设取得新成效。(一)统一管理机构,做好衔接沟通。(二)完善职能体系,规范机构职责。(三)坚持建章立制,强化抓手作用。(四)抓实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现深度融合。
在2024年全省机关事务职能与行业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24年全省机关事务职能与行业建设推进会,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机关事务管理的决策部署,总结过去经验,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未来方向,共同推动我省机关事务职能优化与行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法规制度为依据,规范机构设置,相关职能配置和机关事务行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省机关事务系统的机构编制与职能配置
在机构设置上,**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内设处室12个,下属事业单位4家。16个地市中,2个副省级城市称服务中心,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另外14个地级市中,4个地市称管理局,为行政单位;**称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为行政单位;其他9市称服务中心或保障中心,为事业单位。136个县级行政区全部设立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其中**市**区的为行政单位,其他均为事业单位。
在职能配置上,**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依法强化和增加相关职能,逐渐扩大职能范围、明晰职能边界。具体包括增加“指导、协调、监督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职责,明确指导全省各级机关事务部门工作的职能,落实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主管部门的职责,强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857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5项、操作标准53项、岗位标准34项、操作手册14个。
三是提升行业技术,推进机关事务智慧化建设。以信息化技术标准指导行业平台开发建设,将业务标准嵌入应用模块规划设计,聚力打造**智慧机关事务平台,涵盖主干业务、公共服务、智能办公、大数据应用4个板块和统一集成门户。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互联共享,着力实现行业主干业务“一张网”管理。
四是培养行业人才,加强机关事务队伍建设。争取组织人事部门支持,按需引进人才,合理设定岗位专业要求,提高青年干部、高学历干部、专业型干部比例;倡导比学赶帮,按需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对标学习,每名年轻技术人员以对标人的能力和素养作为追赶方向,主动请教学习,实现能力升级。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汗水,充分证明了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队伍。在此,我要向一直以来奋战在机关事务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机关事务职能履行和行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清醒认识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尚不统一。从横向看,同一层级机关事务部门的机构和职能设置尚未统一,不利于整体的职能建设和行业发展。单位性质方面,既有行政单位也有事业单位,还有参公管理单位。机构名称方面,有的称管理局,有的称管理办公室,还有服务中心等。隶属关系方面,有的隶属党委、政府双管,有的隶属党委管理,还有的隶属政府管理。职能方面,市际、县际的机关运行经费、国有资产等职能差异较大。同一层级之间机构性质、隶属关系、职能的不统一导致执行政策、标准、制度等的力度差异大。从纵向看,各级机关事务部门在管理和服务两大职能方面的配置不平衡,从省、市到县呈倒三角形递减。省、市、县三级的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等核心职能基本统一。但机关运行经费、国有资产、住房保障等职能并不统一,导致难以实现上级对下级的有效指导和监督。例如,在节能方面,省级部门明确承担“对公共机构节能的行政检查”执法事项,但大部分县级机关事务部门并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二是职能权责不清、难以落实。从职能广度上看,经费管理、公务接待管理、住房管理、工程建设管理、政府采购、住房公积金、幼教管理等相关职责分散于其他相关部门,统管事项不够系统全面。即使一些原本明确赋予机关事务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因职能职责不清、协调难度大,不断被弱化。从职能深度上看,法定职能的落实不平衡、不充分,一些市县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三定”规定中没有部分管理职能,但实际工作中需要落实,出现事权、财权、责权与管理权的不统一。
三是综合和专项业务领域体系不完善。一是《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赋予机关事务部门有关经费、资产等管理职能,与有的法规规章存在冲突。二是省级层面的专项业务法规体系不够全面,有关资产配置、实物定额和经费预算的标准、机制不完善,市县层面倾向于机械的制度复制而非创新性制定政策规定。三是执行情况方面,缺乏有力的手段,变通性、象征性执行等现象仍有出现。
四是标准化、信息化与社会化水平有限。在标准化方面,机关事务标准的统一性落后于改革要求和发展需求: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地方标准和分项标准还没有达到标准明确、层级分明、类别清晰、内容全面的程度;地方标准各自为政,在标准体系、实施监督评估和运行体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支撑。在信息化方面,平台功能和工作需求的匹配度不够高,平台搭建忽视自身匹配性和横向协同性,导致闲置与重复。数据整合以“点”为主,只在特定业务领域形成了“线”,缺少“面”的铺开和“体”的构建,与数字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服务供给社会化方面,“小而全、大而全”的粗放型保障格局与集约型“大服务”保障格局相互交织,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不够深入,公开招标、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方式的覆盖程度有限,资源集聚优势难以发挥。
三、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机关事务职能和行业建设取得新成效
面对提升政府效能的时代要求和使命任务,协同与合作应当成为强化机关事务职能和推进机关事务行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以促进机关事务_完善、职责明晰、机制优化和手段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机关事务行业发展水平。
(一)统一管理机构,做好衔接沟通。在机构设置方面,加强对下级工作的指导和同级机构设置的统一性,以整体思路理顺机关事务管理_。省级层面加强对下级的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帮助协调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分梯度、分顺序推进隶属关系、职能、编制的统一。在服务保障方面,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整合本级机关后勤服务资源的基础上,可成立机关后勤服务机构,集中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特别是对于具备条件的集中办公区,由机关事务主管部门集中管理、统一组 ……
预览结束,全文4334字,当前显示2632字,还剩1702字
本文8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