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链长制”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一)“链长制”的相关概念。(二)“链长制”的理论基础。二、实施“链长制”的价值意蕴。(一)适应我国产业迈向创新突破阶段的必然选择。(二)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畅通外循环的需要。(三)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三、各地“链长制”的实践探索。(一)杭州全市域实施“链长制”。(二)合肥市在省内率先启动“链长制”。(三)南京市以“链长制”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四)深圳探索实施“链长制”,推动产业迈向全球高端价值链。四、对策建议。(一)强化_,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二)明确“链长”职责任务,提升服务水平。(三)打造“多链融合”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创新生态。(四)优化营商环境,开辟健康发展的“绿色通道”。
制”。从制度经济学来看,制度的核心功能是为经济活动主体提供激励和约束,这一核心功能是通过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有效信息、外部性内部化等方式降低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而实现的。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指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影响交易效率和双方利益,市场会出现失灵现象,增加企业信息搜寻、谈判、缔约、监督履约等费用,导致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上升。产业链“链长制”作为一种创新机制,通过“有为政府”推动“高效市场”,可以在市场交易中起到调节作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二、实施“链长制”的价值意蕴
(一)适应我国产业迈向创新突破阶段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说,各产业的发展至少要经历四个阶段:在物理空间上形成生产要素集聚、产业主导阶段、创新突破阶段、产城融合阶段。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由外因转为内生,由产业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的突破时期。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
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经济,“逆全球化”也不断加剧,地缘政治动荡不断,致使全球价值链升级与重构,各国都将产业链安全放到了关乎国j-a全的战略层面。因此,在制定出台产业政策方面,更加倾向于稳固提升本国的全产业链条,进而限制企业进行海外扩张。从我国来看,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面临新问题、新风险,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低位,面临“低端锁定”风险、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产业基础依旧薄弱,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和重要元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大而不全”“全而不优”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将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放在了首要位置,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方案,要求浙江等自贸区“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围绕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建立产业链‘链长制’责任体系,提升‘补链’能力”。这是“链长制”第一次出现在国务院的文件之中。
(二)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畅通外循环的需要。近年来,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对我国采取了制裁、脱钩、遏制等一系列打压手段来限制我国产业的发展。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小院高墙”到“全场打击”的转变,给我国产业链带来较大冲击。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对我国产业发展带来极大压力,国内一大批科技龙头企业深受打压,面临断供风险,进出口成本大幅增加。中美经贸摩擦,表面是在贸易上,实质是在产业链。2019年,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浙江省商务厅提出以改革的思路创新_机制,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推动产业链安全的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实体经济和产业链建设,建立产业链保护、发展、提升的长效机制,实现五个确保,即确保产业链安全、确保出口和外商投资稳定增长、确保优质企业成长、确保高质量发展有序进行、确保就业平衡。“链长制”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责任。
(三)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区域经济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链长制”是地方政府用“看得见的手”推动或引导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协调机制,是强化产业链主体责任的制度创新。“链长”作为地区或某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优势在于可以在更高层面与更宽范围内进行资源的盘活与动态整合,实现合作共治,从而提升区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讲,主要包括:打破部门界限,统筹协调区域内多方力量,实现“政产学研金用”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实行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等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遴选培育“链主”企业,辐射带动全产业链优化提升;实施产业链精准帮扶,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共同富裕。
三、各地“链长制”的实践探索
“链长制”最早出现在湖南省长沙市政府2017年文件中。2019年,浙江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系统化普遍化推行“链长制”。继湖南、浙江之后,各地“链长制”的政策实践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3年12月底,全国共有31个省市全部或部分地区实施了“链长制”或者与之相关联的政策措施,通过不同路径做强产业链,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杭州全市域实施“链长制”。2022年5月,杭州市出台实施方案,在全市域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建设智能物联等五大产业生态圈。2022年以来,杭州接连推出《杭州市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及系列政策措施,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按照“一位市领导、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政策支持”等工作原则,加强产业谋划、推动政策落地、全力招引项目、培育重点企业、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要素保障等方面,推进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合肥市在省内率先启动“链长制”。合肥市坚持推进制造强市战略,在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产业发展上下功夫,特别是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让制度创新“合肥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2020年6月,合肥市印发行动方案,正式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在市级层面建立统筹调度机制,梳理出12条重点产业链,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政策措施、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切实解决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