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_五大上的交锋

发布时间:2024/2/13 17:39:01 字数:4348
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_五大上的交锋
同志们,今天这堂课的名字叫“‘名场面’中学党史”,顾名思义,我们从电影中的一个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名场面”切入,来学习背后的党史知识,下面请观看“名场面”:
(播放《建军伟业》_五大片段)
大家刚才看到的这段场景,刻画的就是中国_第五次_代表大会上,时任__的陈独秀与时任湖南代表_的一次“正面交锋”,虽不至于叫作剑拔弩张,但也可以说是唇枪舌战。影片将紧张的局势氛围与双方互不相让的冲突感营造的十分到位,使得这个“名场面”深深地植入了观众人心。
一、学习问题导入
我们大家都知道,_五大召开于1927年4月27日,坐标武汉,彼时建党已有五年了,武汉则是当时_革命的中心。那么,这次大会召开的目的何在?在如此重大严肃的场合,为何_会不顾大会规程和纪律,贸然起身发表这样一番慷慨陈词?一位是当时的___领导、一位是名不见经传的湖南省党代表,既是党内同志又是职位悬殊的上下级,更是昔日师友,为何要在公开的大会上如此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呢?带上这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就此踏上寻找答案的旅途,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首先,我们必须得了解一下这次大会召开的背后,中国革命舞台上的风云起伏,以及那场惨白_的悍然屠杀……
二、大会背景介绍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_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860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场大会的召开,亟待着在这场大会上一吐为快。而在这部分人里面,必然有那个时年33岁,一腔热血,风华正茂的奇男子——_。
三、会上风云思辨
通过以上对_五大召开背景的深入了解,相信很多同志便认为不难再揣摩其召开的目的和任务所在。毫无疑问,_五大的召开将会总结四一二反革命_以来的教训,分析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针对客观因素研究对策,针对主观原因纠正错误,并提出科学可行的方针政策来决定未来的道路该如何前行。而从岌岌可危的局势来看,_五大必须要承担起挽救中国_、挽救中国革命的重任,这一点责无旁贷。在大会上,陈独秀代表第四届_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这里的“_执行委员会”指的是中国__代表大会的常务执行机构,是中国_最高权利机关,也就是后来的_委员会,由于_一大时选举产生的是临时_机构,_二大才选举产生了第一届_执行委员会,因此_五大上为第四届_执行委员会。
回过头来讲一下陈独秀所作的这篇报告,这篇报告涉及到中国各阶级、土地、无产阶级领导权、军事、国共两党关系等11个问题。然而,通篇报告既没有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又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针政策,反而为过去的错误进行辩护,继续提出一些错误的主张。于是,就出现了电影所演绎出来的场景:陈独秀情绪激动地向众参会代表解释“为什么交枪?”以及代表们的纷纷质疑。事实上,据中国_历次_代表大会数据库记载,在大会上,代表们对陈独秀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昔日的那场众代表轮番上阵的批评活动,在我们今天看来依然是感到鲜有耳闻。首先是瞿秋白同志,他早在大会前,针对陈独秀的机会主义理论和政策,写了一本书进行观点论述,大会上他将该书发给大家,并做了发言来系统阐述。而后蔡和森同志发言指出正因寄希望于小资产阶级政党而使革命产生了不该有的犹豫和动摇,提出必须坚决地以无产阶级的领导来取得革命的胜利。_批评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讲到这里,同志们也许觉得:这一下_革命事业总算是有救了。是啊,既然发现并指出了错误,那么接下来只要改正错误,亡羊补牢,悬崖勒马,那样自然是为时未晚。但是,事情接下来并没有向我们大家想象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当时,在陈独秀的领导下,作为_最高领导机关的_执行委员会犯下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还有一点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那就是,_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认识也是“右倾”的,也就是说,党内并没有准确认识到陈独秀同志错误的危害性。虽然,当时党内已有一定量的党员认识到错误所在,但就像陈独秀寄希望于国民党收手、汪精卫同情革命那样,党内的大部分同志也寄希望于陈独秀能够迷途知返,做出正确的、能够挽救时局的决策。也许,就像电影中_说的那样——“你和大钊先生走在革命的最前列”,大家彼时还对这位先驱领袖怀着敬仰、抱有一丝希望。情感就这样占据了理智,而一错再错却要付出代价。对“右倾”的“右倾”态度导致结果就变得难以控制了。最终,陈独秀虽然受到了众多代表的严厉批评,却仍然在选举下连任了__。依然能够进行最权威的领导和决策。
影片中演绎出了这样一句台词,陈独秀指着_的鼻子,质问:“你算老几?”并将_赶出大会现场。大家在这里请先不要觉得电影桥段用词为了刺激观众而极力诙谐夸张,理性地认真翻阅一下历史记录,我们就会发现,当时的_“算不得老几”,上文提到的蔡和森与瞿秋白在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和陈独秀一起位于__委员之列,蔡和森更是__常务委员会委员,而那时的_仅仅是一个候补委员。事实上,那时只有在_三大上,由于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力推,_当选过一次_委员,也是他第一次进入了_的领导层。而_六大之前,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游离于__领导层之外,_一大上,他只是担任会议记录;_二大,他因忘记会议地点未能参会;_四大,他因积劳成疾回到家乡养病未能参会。直到_六大,未能出席的_也被选为了_委员,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在课后自行去研究学习。
再次回到_五大,我们已经发现,此时不顾自己身份和个人感情的_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批评陈独秀,确实冒着自己被陈独秀针对的风险。果不其然,在大会上,_提出了农民运动决议案,主张解决农民亟需解决的土地问题,建议广泛地重新分配土地,但是这个提案大会并没有采纳,甚至未予以讨论。多年以后的延安窑洞里,_曾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我到达武汉的时候,各省农民联席会议正在举行。我出席会议并讨论了我的文章中提出的建议——广泛的重新分配土地。出席会议的还有彭湃,方志敏等人和约克、沃伦两个俄国_员。会议通过 ……
预览结束,全文4348字,当前显示2640字,还剩1708字
本文8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