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组织保障情况。四是注重技术宣传与培训。二、项目实施情况。(一)技术体系不断完善。(二)示范推广成效显著。(三)配套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三、资金兑付情况。四、存在的问题。一是秸秆大量还田技术类型占比不足。二是种植模式应用比较单一。四是信息化监测设备的安装、培训和售后工作有待逐步完善。六是资金兑付未能全部按时完成。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持实施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出台后,在强有力的惠农政策支持下,我市保护性耕作实现了新突破。2021年,全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40.3万亩;2022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50.45万亩,建设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县级应用基地7个,乡级应用基地20个;2023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62.5万亩,建设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2个、整体推进乡3个,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县级应用基地11个、乡级应用基地20个、村级应用基地22个;2024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62.2万亩,建设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2个、整体推进乡3个,建设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县级应用基地13个、乡级应用基地20个、村级应用基地10个。
2021-2022年间,X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结合辽南丘陵山区气候与土地实际情况,X市探索出了适宜山地丘陵地区坡耕地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实现从无到有,作业面积从0增长到11万亩,免耕播种机保有量从1台增长到200台,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X”经验。
(三)配套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以来,我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89台,免耕播种机490台,深松整地机械48台,秸秆还田机36台,远程信息化监测设备325台,农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87台,玉米收获机225台。同时,为加大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环节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我市还将重型免耕播种机补贴额测算比例由30%提高至35%。仅2024年投入农机具1215台,其中免耕播种机投入使用710台,安装远程信息化监测设备793台。
三、资金兑付情况
目前,X市2020年、2021年保护性耕作项目资金已经全部兑付结束;2022年、2023年,全市应兑付保护性耕作补助资金4810.668万元,已兑付资金2760.136万元,未兑付2050.532万元,兑付率57.4%。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秸秆大量还田技术类型占比不足。2024年玉米秸秆X还田技术仅占总实施面积10%,高标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应用面积有待扩大。
二是种植模式应用比较单一。全市除应用基地内采用均匀行、比空和宽窄行等多种种植模式外,多数实施主体依然采用比较单一的种植模式。三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的深度和精度有待持续加强,广大农户对高标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认识和应用度有待不断提高。
四是信息化监测设备的安装、培训和售后工作有待逐步完善。五是免耕播种作业过程中,受秸秆还田量大的影响,免耕播种开沟深度有达不到要求的现象。
六是资金兑付未能全部按时完成。
五、下一步
工作计划进一步健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作业补助项目实施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监管执行到位。
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持实施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多部门联动促进土地集中管理、规模化经营,地租市场合理化,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稳定应用。三是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