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党课: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5/2/6 20:18:04 字数:5961
【提纲】一、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一)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概括。(二)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指导。(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赋能。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一)新质生产力是“高技术”的生产力。(二)新质生产力是“高效能”的生产力。(三)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的生产力。三、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路径。(一)强化人才支撑,培育创新型人才。(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四)破除制度性堵点,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党课: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同志们:
按照局党组工作安排,下面,我围绕“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为大家讲一堂专题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_机制”作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_机制”的首要内容。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是“新质生产力”概念首次被提及,令人耳目一新。紧接着,在2023年底召开的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875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钥匙。
(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赋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当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和加速拓展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加速裂变的态势。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始终洋溢着新质生产力生机活力的过程。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能,赢得发展主动权,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很好地契合了这一时代要求。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024年1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自2023年7月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多地考察调研时,都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那么,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又是什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个定义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概括得极其清晰、透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概括为“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这两个定义唯一的区别在于,将“高科技”改为“高技术”,实际上是将“高科学技术”简化为“高技术”。这一表述的微小变化,并没有改变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
(一)新质生产力是“高技术”的生产力。“高技术”表现为:新质生产力取决于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突破,以数字时代科学技术发生根本性质变、实现颠覆性创新、取得革命性进步为根基,代表全球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方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因而总是处于不断新质化的运动之中。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生产力经历了“人力—畜力—动力—算力”的发展演变,推动人类社会从农耕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再走向信息时代。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5G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算力已不再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专有服务,而逐渐_到了各行各业及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与此同时,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精尖科技取得关键性突破,共同催生了新质生产力。因此,“高技术”是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本质属性。
(二)新质生产力是“高效能”的生产力。“高效能”表现为:新质生产力依赖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强调要通过新兴技术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不断_应用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升级为主导、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摆脱了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能源的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环境污染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即新的生产力质态、形态和形式,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通用技术与制造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等专用技术的交叉融合,通过数据、信息等新兴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型产业生态系统,实现生产效率的指数级增长。
(三)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的生产力。“高质量”表现为:新质生产力致力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不可忽视的是,传统工业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人口爆炸、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 ……
预览结束,全文5961字,当前显示2680字,还剩3281字
本文10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