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主要做法。(一)聚焦制度落实,持续增强法治建设向心力。一是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二是全面推动法治建设责任落实。(二)聚焦服务大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聚力维护市场秩序。二是聚力企业法律体检。三是聚力化解涉企矛盾。四是聚力新行业新业态。(三)聚焦法治为民,持续提升法律服务质效。一是打造县“枫桥经验”社会治理中心。二是注重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三是稳步推进法律援助和公证民生工程。四是充分发挥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的作用。(三)聚焦基层治理,持续稳固平安建设底座。一是完善社会治理_机制。二是增强社会安全感。四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五是严守社区矫正安全底线。二、下一步打算。(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三)持续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三)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136件,化解133件,化解率达98%以上,涉及金额500余万元。
四是聚力新行业新业态。成立县首个“四季鲜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站”,拓展“线下+线上”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共解答企业、群众法律咨询100余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件,服务群众300余人次。
(三)聚焦法治为民,持续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一是打造县“枫桥经验”社会治理中心。集中政法、信访、公安、司法等力量打造了县“枫桥经验”社会治理中心,实现了群众纠纷化解和信访“最多跑一地”。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解决信访问题、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等各类纠纷600余件。
二是注重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设县法治宣传教育主题公园1个,乡镇法治文化阵地8个,行业性法治文化阵地2个,全县各村居(社区)均建有法治宣传栏、法治书屋等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阵地,为广大群众营造“抬头见法”“处处有法”“满眼是法”的浓厚普法氛围。
三是稳步推进法律援助和公证民生工程。三年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42件。实行公证员自查、互查、主任抽查的公证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完善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四是充分发挥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的作用。县司法局和民政局联合在县婚姻登记中心设置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从源头上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聚焦基层治理,持续稳固平安建设底座
一是完善社会治理_机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镇(办)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_。
二是增强社会安全感。常态化开展
扫黑除恶斗争,强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纵深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高压震慑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三是成立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全面推进行政纠纷诉源治理,成功调解有限公司诉县政府行政赔偿案件和两起工伤认定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持续巩固提升我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工作成果。近三年来,全县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纠纷6318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325件,调解成功3319件,成功率达99.8%。
五是严守社区矫正安全底线。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全县175名社区矫正对象、901名安置帮教对象全部_到位,连续1415天未发生脱管漏管和再犯罪现象。
二、下一步打算
(一)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