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和具体路径。
着力推进改革重点任务落地。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实施经营发展“强基培优”工程,深入推动10个专项行动和4个专项整治,细化目标任务、路径方法、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完成标准和责任主体,推动功能使命类任务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求突破,确保年底前高质量完成70%以上的主体任务,2025年底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对标全国、全区重大战略、重点产业,扎实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启动实施能源、环保、水务、数字科技等板块重组整合,持续深化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坚持市场化原则,以产权股权关系为纽带,积极稳妥推进区属企业和各市、县(区)企业深度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j-a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建设“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加快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专项行动,全力打造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加大资产、资源和资本配置力度,加快对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塑造企业后发优势,形成新的增长极。积极开展上市公司专项培育计划,形成一批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突出的“专精特新”子企业。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跨所有制先进企业常态化合作机制,构建产学研用战略合作联盟、创新联合体,力争形成一批拥有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依托现有各类创新平台,与区内外国企、民企等多种所有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央企业开展股权合作,推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
着力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全面落实好和中央企业的签约项目,持续推进央地产业合作和闽宁国资国企协作,与山东、新疆等省区广泛开展对标一流、加强合作的行动。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两重”项目谋划储备和争取工作,加快建设一批提能级、增优势的重大产业项目,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释放产能。
着力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分层分类动态优化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进一步完善党委、董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协调运行、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更广更深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持续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更大力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动力。
着力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_。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加快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对企业二三级重点子企业核心数据和关键指标进行穿透式监管。完善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开展精准考核,持续加大国企改革考核力度。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着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深入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积极开展打造一流党建品牌、一流人才队伍、一流企业家精神、一流管理服务、一流
工作作风、一流经营业绩的“六个一流”活动,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提级、交叉巡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