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第三季度工作情况。(一)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向好。二是产业发展面不断扩大。(二)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充沛。一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二是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一是“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二是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三是对外开放有序拓展。(四)城乡品质稳步提升。(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二是医疗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六)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二是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二、存在的问题。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二)全力以赴项目攻坚,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多措并举强化保障,全力稳定社会发展大局。(四)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韵江淮、活力新城”,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累计改造老旧小区853个,惠及居民6万余户。新建街头游园3个、口袋公园37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7%。新建燃气管道162公里,维修改造雨污管网509公里。长江大道北延、裕溪闸扩容等工程顺利推进,芜马高铁实现联动通车。完成G347、G342、H331等16条市政道路大中修及升级改造,新建改建城市公厕47座。乡村振兴特色彰显。全市“三农”工作成效显著,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169.2万吨,同比增长7.3%;全市林长制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柘皋镇、南陵县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2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有力实施,创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2个;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66万元的行政村比例达60%。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落实稳岗返还等政策红利近7亿元,惠及职工28万余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万余人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431人。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出台“双减”政策实施方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市高考一本达线率80.1%,600分以上达线率50%。
二是医疗基础不断夯实。健康芜湖行动深入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全覆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全市总诊疗量的60%以上。
三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持续推进,第四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4项考古研究成果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居全国第7位。
(六)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有效整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2.9%,PM2.5平均浓度下降10%,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无重度污染天气。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4.9%,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二是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统筹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首批择优确定两高项目47个、总投资222.1亿元。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暂停新增煤电装机计划98万千瓦。加强节能监察执法力度,完成节能目标年度考核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在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产业规模尚未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突破,总部经济、头部企业等高端产业链环节尚未形成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城市功能品质、生态品质、服务品质、文化品质仍需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平衡不充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将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确保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力争全年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加强经济监测和分析,关注并改善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的不足。确保项目建设、消费恢复和市场主体培育等工作的实施,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利用国家鼓励超前投资的机遇,发挥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推进“
十四五”规划和“一圈一带一群”行动计划中的重大项目。完善重大项目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体系,提高项目建设的速度、效率和质量。
(二)全力以赴项目攻坚,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投资稳定增长,新开工重点项目不少于200个,其中100亿以上项目至少3个。提升产业集群能级,强化实体经济,实施产业链行动计划,提升产业链韧性。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集成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