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坚持工业强县兴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一是抓好主导产业。二是做好“土特产”文章。三是建好产业园区。二、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三、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是不断强化要素供给。三是着力激发发展动力。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化_机制改革。一是坚持科技创新。二是坚持制度创新。三是坚持管理创新。
。
一方面,要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要通过完善
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举措,打通“三块地”之间的转化渠道;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打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通道;通过健全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逐步破除制约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_机制障碍和壁垒,促进城乡要素双向_流动、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为乡村全面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另一方面,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不可替代。要持续完善县域基础设施,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着力提高县城的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县城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改善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健全医疗卫生设施,加强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乡村扩容下沉,更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一老一小”,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三、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强化要素供给,大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一视同仁,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落实机制,努力营造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环境;以数字政府、诚信政府建设为牵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便民化水平,推动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二是不断强化要素供给。创新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机制,用好用足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力度,“一企一策”精准助企融资,鼓励各类基金支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的制度,完善民营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强化高质量政策供给。
三是着力激发发展动力。积极培育民营龙头企业,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个转企”(即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小升规”(即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机制,推动建立规范化公司治理结构;强化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队伍、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化_机制改革
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一“牛鼻子”,不断深化_机制创新,着力突破瓶颈制约。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重点产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