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做实“头雁文章”,锻造强村富民“主心骨”。一是严格标准优选。二是系统全面精育。三是考核评比严管。二、做实“产业文章”,结出强村富民“幸福果”。一是盘活闲置做活“土”文章。二是延伸链条做活“游”文章。三是深挖潜能做活“水”文章。三、做实“服务文章”,释放强村富民“内动力”。一是强化激励主动干。二是整合资源推动干。三是专家人才帮助干。
,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档案室和档案。同时强化村干部廉洁履职监督,开展任期、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分类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坚持村级重大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村级事务民主监督,有效推动村级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确保村干部全心全意在村工作、助力发展。
二、做实“产业文章”,结出强村富民“幸福果”。围绕全区“一主两辅一突破”产业格局,通过盘活闲置、延伸链条、深挖潜能的方式,扎实做好“土”“游”“水”文章,持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一是盘活闲置做活“土”文章。推行“整村建制托管”土地流转模式,将各家各户闲置、低效土地返租到集体,由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统一托管,将闲置、低效土地全部流转。积极引进梵天菌业、香柚香、华诚牧业等具有相关管理运营经验和实力的龙头企业,对低效耕地、撂荒耕地、荒山等闲置资源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整体打捆包装,统一规划发展香柚、蔬菜、葡萄等产业,在盘活闲置资源的同时形成产业规模化效应。截至目前,共流转土地9.2万亩,建设蔬菜大棚基地3万亩、香柚种植1.6万亩、山地刺葡萄种植2000亩。
二是延伸链条做活“游”文章。立足x实际,用好自身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接二连三”。围绕打造x工业旅游示范区,积极对汞矿闲置遗址和汞矿近现代工业建筑群升级改造,制定“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汞矿博物馆——地下长城——那个年代一条街”研学路线,打造“红色x”研学基地,带动“旅游+研学”蓬勃发展。“红色x”研学基地开业以来,已接待研学团队1.4万人次,带动社区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4万元。
三是深挖潜能做活“水”文章。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打造产业增收项目,让自然资源潜能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变“闲”为“宝”,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其中在谢桥街道龙门坳村,通过用好用活村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成立x圣泉桶装水有限公司,打造饮用水生产线,生产规模可达每小时1500桶、日产10000桶,年均销售达160余万元,真正将自然“活水”变为“致富水”。
三、做实“服务文章”,释放强村富民“内动力”。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不断凝聚各方力量资源形成强大推进合力,持续释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活力和动能。
一是强化激励主动干。严格落实“345”保障机制,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管理考核报酬+任期补贴+养老保险+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相结合的报酬机制,推行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发展挂钩制度,有效提升村干部带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区村干部报酬最高达5257元/月,最低2700元/月。
二是整合资源推动干。积极整合组织、农业
农村、发改、人社、金融国资中心等部门资源力量,争取到
财政资金2350万元专项扶持25个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动涉农项目、资金和服务下沉。同时选聘40名“金融村官”结对帮扶40个行政村,帮助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