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在2023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3/9/4 13:14:02 字数:7375
【提纲】一、深化思想认识。(一)优化营商环境是赶超进位的迫切需要。(二)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法宝。(三)优化营商环境是抢抓机遇的关键所在。二、正视问题差距。三、突出发力重点。(一)在服务保障上做“加法”,努力让企业更安心。(二)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努力让办事更高效。(三)在政策集成上做“乘法”,努力让支持更有力。(四)在破除藩篱上做“除法”,努力让发展更有序。四、强化推进力度。
在2023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围绕深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推进。稍后,区委葛书记还要作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4个方面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
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意味着有更好的机会、更大的项目、更多的资金。从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来看,×××在全省14个市州位列第7,由此可见×××的营商环境也大致处于全省中游,也就是说我们优化营商环境任重道远、不容懈怠。
(一)优化营商环境是赶超进位的迫切需要。县区之间发展的差距,表面看是经济数据的差距、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实际上更多是营商环境的差距。当前,×××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正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紧迫形势,要想站稳全省县域综合竞争力前八位次,当好全市乃至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就必须打造营商高地,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区域竞争比拼的_点和制高点,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统筹抓好项目建设、资产盘活、消费促进等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稳步增长。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法宝。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市场主体的活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商环境,可以说,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投资预期和发展信心。至目前,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6.2万户,其中民营主体6.1万户〔私企19707户、个体工商户3898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384户〕、占98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1093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办事拖拉、互相推诿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
四是机制不活。部门间的信息数据共享不完善、制度供给与市场主体现实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政策执行难和执行成本高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缺乏一套系统规范、针对性强、灵活快速、全链条的营商环境问题处理机制和操作流程。
五是效率不高。简政放权还需持续深化,特别是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程序多、材料多、耗时长“三多一长”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还是要多头跑、来回跑。一些部门为了确保不出问题,增加审批环节,一些审批材料“明减暗不减”,增加了企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六是服务不够。×××书记和我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但部分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不愿意、不主动放下身段去企业服务,更不要说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反思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突出发力重点
省上提出要着力打造“七大环境”〔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设施环境、产业环境、政商环境、法治环境〕,市上围绕“七大环境”明确了33项重点任务。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就是要统筹做好服务保障的“加法”,简政放权的“减法”、政策集成的“乘法”、破除藩篱的“除法”,为加快建设“一屏四城五区”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一)在服务保障上做“加法”,努力让企业更安心。我们要聚焦政务服务、要素配置、设施完善等方面,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让企业安心、放心、舒心。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10项工作。
1.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深化“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十项改革,公布全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打造“一窗综办”全科式服务,实现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全程网办率98%。
2.强化包抓联系指导。严格落实重点项目指挥长责任制和区级领导、部门单位联系包抓项目制度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五转”工程,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3.加快诚信体系建设。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加快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兑现机制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让企业发展更顺畅。
4.深化土地资源配置。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改革,建立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有效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及时收回低效用地并二次转让,实现“拿地即开工”。
5.加大技术创新转化。实施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计划,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
6.加强企业融资支持。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大力推广应用“信易贷”“陇信通”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融资贷款担保模式,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企业债、私募债、资产证券化等债务融资工具实现直接融资。
7.健全人才保障体系。畅通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开通“就业直通车”,依托新媒体平台动态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积极组建咨询专家库,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服务。
8.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力加快“一区六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盘活已建成的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专家公寓等资源,实现企业“拎包可入驻、入驻即开工”。
9.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甘临”产城融合区。培育壮大集采集加工、流通配送与终端零售为一体的本土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开展网络购物、网购配送、物流分拨、快递收取、电子缴费等服务。
10.全面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鼓励支持开展实施农业项目、乡村建设、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等经营活动,围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现代商务等行业,扎实做好“会展+”融合文章。
(二)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努力让办事更高效。我们要按照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方向和要求,以深化“放管服”为突破口,加大行政审批手续简化力度,不断提高政务办理质效,努力做到办事找最少的部门、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时间、交最少的材料。具体来讲,要重点抓好以下10项工作。
1.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动“放管服”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发展,做优做实“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省市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库表、服务接口、文件等方式开展资源挂接工作,打通数据联通瓶颈,全面提升“一窗综办”“全程网办”效能。
2.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证照分离”改革等重点任务,深化投资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改革,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隐形壁垒,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
3.推进行政审批提质提速。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完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并联审批、容缺受理、限时办结服务,实现办事环节压缩35%以上,平均办理环节压缩至2.1个,平均办事要件压减至4.1个,平均跑动压减为0.04次,办理时限压缩80%。
4.提升建筑许可办理质效。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大力推行“一张网、一个平台”和“单事项串联”变为“多事项并联”等审批方式,实行并联审批、多图联审、联合竣工验收,实现1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许可审批。
5.提高纳税便利化水平。持续推广申报纳税和办税“网上办”“掌上办”模式,加大合并申报和网上申报力度,推行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以及增值税、消费税分别与附加税费申报表整合,实现多税费“一张报表、一次申报”。
6.加快不动产登记改革。全面落实非涉税抵押、新建商品房转移等一般登记业务即时办结,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平台应用,推广使用电子签章、电子证照,实现不动产登记网上预约、申请、缴费等全流程、一站式、便捷式办理。
7.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不断优化政府采购审批流程,积极推进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全过程公开,深入推 ……
预览结束,全文7375字,当前显示3294字,还剩4081字
本文12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