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回顾盘点,绘就教育“奋进之笔”落笔生辉。(一)教育党建工作呈现新气象。(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三)教育资源供给取得新突破。(四)教师队伍建设焕发新活力。(五)教育综合治理达到新水平。(六)教育服务品质迈上新台阶。二、面向未来,把握教育“发展大势”乘势而为。(一)聚焦“均衡”,优化资源供给。(二)聚焦“常态”,夯实“两个管理”。(三)聚焦“规范”,强化“双减”工作。(四)聚焦“五育”,提升教学质量。(五)聚焦“发展”,推进“五大教育”。(六)聚焦“素养”,落实“强师计划”。(七)聚焦“攻坚”,深化教育改革。(八)聚焦“惠民”,提升服务品质。三、奋楫笃行,聚力伊通“教育之梦”逐梦前行。
2023年教育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3年教育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_的_和_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
总结成绩,分析形势,谋划部署2023年全县教育重点工作。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盘点,绘就教育“奋进之笔”落笔生辉
2022年,面对严峻的
疫情防控形势和教育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县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_的工作要求,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在危局中攻坚破难,在困境中逆势而进,在重大考验面前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好于预期的答卷。
(一)教育
党建工作呈现新气象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有力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全县学习_的_精神知识竞赛中,教育局三支代表队全部获奖。深入推进“强基领航”行动,抓实“三早”育苗工程。开展了“学生餐”微_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高质量完成了25所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工作。
(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
1.全面育人有成效。全面_的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的工作思路,通过学科_、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扎实开展“与梦同行”和“读书教育”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严格开设体艺课程,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指导的学生在_、省市无人机和机器人大赛中获奖65项。
2.优质均衡有进展。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保教质量显著提高。出台了《全县幼儿园“共建共享共成长”园际联盟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大学区建设有效推进,开展了6次校际联盟活动。我县大学区改革典型案例被省教育厅选用,面向全
阶段共资助9849人次,资金794.97875万元,在_、省“后评估”检查中获得好评。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3所学校的“双减”案例被省教育厅推荐到教育部,4所学校做法在“四平
教育发布“上刊登。严格履行包保责任,教育包保干部为
脱贫户送温暖,共资助51.14万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教育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之间优质教师资源的差距依然较大,教学改革的步伐还有待加快,学段间、校际间、学科间教学质量差异较大。新的一年,我们要切实增强担当意识、使命意识,拼搏进取、追赶跨越,真正把教育办成社会认可、群众点赞的光荣事业。
二、面向未来,把握教育“发展大势”乘势而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__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
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县的奋进之年。2023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____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__精神和__关于教育的_述,认真落实_、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优质均衡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稳健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均衡”,优化资源供给
推进中小学、幼儿园资源布局持续优化,重点实施3大
类53个项目建设任务。
1.续建项目。完成17所
农村学校新建操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产教融合实训楼、伊通镇满族第二小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的收尾工作。
2.新建项目。加快办学条件改善步伐,推进第一中学校综合楼、食堂楼和标准化运动场建设;为伊通镇满族中心小学校、第_学校新建教学楼;为第_学校、满族第十八中学校、满族第二十一中学校、河源镇满族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偏远学校建设教师公寓。
3.规划项目。对2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操场、厕所、门卫、食堂、消防设施、校园文化围墙大门实施新建及改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实验室补充仪器项目和照明改造工程。
(二)聚焦“常态”,夯实“两个管理”
1.持续加强常规管理。常规管理要常抓不懈、推陈出新。近年来,_就办学准入、招生就业、师资管理、校园安全、课程改革、学籍管理、教育督导等,出台了相关制度规定,这是工作标尺、发展指南,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符合各自发展实际的制度、措施。坚持依法治教、依规用权,切实加强人、财、物、事、权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学校常规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学校安全、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2.持续抓好安全管理。要从底线思维出发,把安全稳定作为最大的_责任。与时俱进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共防,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严抓严管校园安全。重点抓好校车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园欺凌、预防未成年人溺亡等安全治理工作。从严抓好安全教育,从实加强制度建设,从细健全监管体系,从重落实追究责任,夯实安全监管措施,筑牢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定期通报机制,有效遏制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维护教育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三)聚焦“规范”,强化“双减”工作
1.规范校内教学。着力实现“三个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在设计、布置、批改、反馈等过程中满足教学要求,减量不减质,禁止作业隐形超量,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对深度学习的研究,优化教学方式,大力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要坚持需求导向,合理确定课后服务范围和时间,突出育人导向,积极开发多样适宜的活动课程。
2.规范校外服务。依法依规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机构的查处力度。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乡村少年宫建设。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强化校内课后服务供给,拓展校外实践教育渠道。移址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
3.规范家庭教育。大力开展双减宣传教育,引导家长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育儿观、人才观。
(四)聚焦“五育”,提升教学质量
1.德育为先。坚持以____铸魂育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组织“_好少年”和“_好少年标兵”的评选工作。扎实有序做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2.智育为本。改变传统教学思维,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注重学法指导和教法研究,强化学习方式变革。加强对实验类课程的教学监管,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优秀品格、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
3.体育为重。各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教学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实效,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推广校园足球、篮球、冰雪等特色项目。举办全县第五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冰雪主题系列活动。举办全县第十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举办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县第二届中小学生集体花样跳绳自编套路挑战赛。开展“三防”课教学和军训活动。规范组
织体育考试工作。
4.美育为贵。严格落实音乐、美术等课程,提高音美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艺术社团建设,重视学生特长培养。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校园艺术节、艺术社团等活动。举办全县中小学校音乐、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5.劳育为基。加强劳育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创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体验教育。制定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设立“劳动教育周”和“集体劳动日”。丰富课内外劳动教育内容,重视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相融合,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五)聚焦“发展”,推进“五大教育”
1.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推进新增公办园优化使用,提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性学位覆盖率。落实好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幼儿园补助政策。依托“园际联盟”,加强对农村幼儿园保育教育指导。重视对幼儿进行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