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需考虑工作的不稳定性而可能为“五斗米折腰”,甚至委屈求全。高校有相对学术_,你可仰望星空,独立地去思考和研究你感兴趣的问题,包括科技创新,并能在这一过程中收获到非教育工作者难以
体会到的愉悦。
此外,还可著书立说,通过新老交替,事业传承!
这就是我选择当教师,主动选择从事高教工作,并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而追求的主要缘由。因此,在长达几十年教学、科研与学院管理工作中,我始终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身体力行,主动融合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这里在座的有几十位新进教师,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有关大学教育的一些个人思考。
我们知道,现今“大学教育制”已在全球盛行。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到目前为止,文化传承发扬光大,科技发展繁荣昌盛最好的教育制度。过去,我们中国传统教育是以私塾为主,能工巧匠的传承常采用师徒制,结果在“猫教老虎留一手”的现实面前,这种封闭落后的传承方式不可避免的导致“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长期累积的效果就是逐渐衰落。中国近代,积贫积弱,教育落后难辞其咎。现代大学教育制,采取的是多学科、系统化教学,学生可以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友,不同的能工巧匠们学习,虽难免会遇到有个别施教者仍会“猫教老虎留一手”,但学生在大学里是集各位大家之所长,代代集成相传的累积效果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必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换句话说,我们全面有效地推行大学教育制,日积月累,必将会使我们_实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而且会越来越强!我们改革开发的总设计师__后复出,首先抓的就是大学教育,他迅即恢复高考,进而奠定了我们今天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人才基础。回首过往,伟人高瞻远瞩!
我认为大学教育的_是集智与专业化,尤其是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由过去研究对象为“一颗颗树木”,到“一片片树林”,再到现在茂密生长形成“广袤无垠的森林之海”,我们的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应当主动走出有别于国外曾经行之有效的单一导师制,着力推行“教授团队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探寻出中国式研究生教育之路。“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集智就是集思广益、博取众长;所谓大学专业化就是系统化人才培养,我们讲一个人为科班出生即为如此。因此,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新进教师一定要尽快融入到相关学科专业团队,紧密地而不是松散地成为团队里不可或缺的成员,拜带头人和同事为师,花时间、下功夫,集中精力、扎轧实实地过好个人教学关、科研关。同时,学院也要大力扶持,至少拿出一学期时间,让新进教师心无旁骛的跟进有经验教师,不必为所谓年度考核所困扰。常言道:“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特别是工科教师,若游离团队而单打独斗,多半会无济于事,一定要充分发挥和展示出团队的力量。古往今来,凡成事者,没有哪个没有自己的队伍,没有哪个没有自己的_团队。古有桃园三结义,现有_第一代领导_毛、周、朱!
我个人体会,“最基层团队”人数不要太多,5到7人为最佳,10人左右也可。大兵团作战人数众多,但班、排、连、营等建制,班是基础。所以,作为新进教师,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班。否则,你的潜力发挥就有可能难以找到用武之地。几年晃悠,就有可能错失起步发展良机,高开低走,蹉跎岁月。
我相信,新进教师都是各学科专业的人才精英,来到东华大学后一定会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只要用心,一定会把东华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