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研讨发言:由“彼此契合”到“互相成就”

发布时间:2023/10/8 16:58:38 字数:5006
研讨发言:由“彼此契合”到“互相成就”
为什么要推进_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怎样实现这“第二个结合”?__在今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论述“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深刻揭示“第二个结合”的原则遵循和现实路径,对一系列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予以明确回答和科学阐释。我们要按照__的指示要求和方法引领,正确把握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致力于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推动“第二个结合”在_新征程不断深化发展。
一、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
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别诞生于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面对的社会现实和思考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别。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远隔万水千山,却具有历史和现实的联通,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从发展进程看,_和中华文化既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更有现实的接洽融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中华文化及其现实作为面临严峻的考验。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727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义关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是相融的。_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与“剧作者”,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中华文化则历来强调“保民而王”“民胞物与”,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为训示。还如,_指导下形成的中国_人的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是相合的。中国_在领导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_人精神谱系;中华民族则始终主张“笃行信道”“刚健有为”,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激励自身,一贯保持着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的精神气韵,显示出勤劳勇敢、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
_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高度重视人与人的关系,高度重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内在联结。_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在_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只能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而不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关于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虽然没有达到_的认识高度,但在人的道德修为、人的自我完善、人际关系的礼仪规范等方面,却内涵丰富且视域独特。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做事先做人”,要求做一个善良、勤劳、宽容、诚实、正直、守信的人,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欲当大任,须是笃实”“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_关于人的_全面发展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的修身养性理念,具有深入结合的宽阔空间。
二、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以发展进程中的相遇相伴为前提,以理念内容上的趋近联通为根基,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促成了二者的有机结合。立足于“相互契合”这一基础,历经“有机结合”的发展进程,我们要着力达到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互相成就是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期待,是_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并有机结合的必然追求。
从“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需_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引领,亟待_以真理之光激活其文化生命力,尤需通过_的引领与激活来呈现自身的当代价值和现实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厚、博大精深,蕴含极为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最为突出、最具特色的道德理念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准则出发,要求人们坚守道德底线,恪守“良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与人为善”“以己度人”;要求人们树立道德理想,做君子、成圣贤,强调“修齐治平”“见贤思齐”,做到“止于至善”“利济苍生”。对如此深具生活智慧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创造,我们必须充分发掘并传承弘扬,使之呈现应有的当代价值;必须进行科学辨别分析,着力推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现实功能,_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能够给予正确方向和正确路径的指引。_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在这一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朝向与_、新要求、新任务联通的方向进发,朝向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吻合、相统一的前程奔去。得益于_的主题引领、方向标示、方法指导,中华文明别开生面,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 ……
预览结束,全文5006字,当前显示2267字,还剩2739字
本文10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