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乡镇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3/7/29 19:24:12 字数:4899
【提纲】一、茶产业发展现状。二、茶产业发展经验做法。(一)推进流转,强化要素支撑。(二)龙头引领,抓好品牌整合。(三)坚持效益导向,延伸产业链。(四)“筑巢引凤”,引入竞争机制。(五)完善质量追溯,严把质量关。三、存在的问题。(一)茶叶规模总量大但呈点状发展,连片性规模化发展的基地小而少。(二)市场主体经营混乱,行业规范亟待完善。(三)人力资源有限,茶产业成本持续增加。(四)思想认识滞后,茶旅融合发展未有实质性破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推进茶叶生产链条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茶叶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二)加强茶叶品质提升与品牌宣传。(三)加快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提升。(四)实施茶产业增值延链拓展。(五)加大加快茶文旅融合发展。(六)多措并举增加茶农综合收入。(七)持续培育壮大茶叶生产经营主体。
乡镇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茶产业发展现状
**乡位于潜山市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平均海拔450米,背倚风景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内有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美丽的彭家河、**河贯穿而过,形成独特的高山自然生态环境。全乡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2万亩,耕地面积2.08万亩,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2万人。
勤劳纯朴的**人民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全力发展茶叶产业,全乡从事茶叶生产农户4600余户。域内现有绿茶面积2.4万亩,白茶0.4万亩,可采摘茶园2.15万亩,其中绿色、无公害茶园1万亩,有机茶基地0.4万亩,登记在册茶叶初制加工场50家(其中幸福茶场、观音洞茶场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2家,市级4家,县级11家,全年生产绿茶90余万斤、白茶1.5万斤、黄金茶0.2万斤,产值超1.5亿元(主要为茶产品销售和茶企代加工以及流向外县茶鲜叶收入构成),占全乡农业经济总收入的87%,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先后获得“_一村一品(彭河绿茶)示范村镇”、“安徽省特色专业示范乡镇”、“安徽省茶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园区”“安徽省现代农业(茶叶)科技示范园区”、“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
**乡生态自然环境优美,富锌富硒富负氧离子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上乘,成功注册“彭河”、“毛毛月”、“西峰山”“广溪园”“炳峰”“**白茶”“皖西缘”等商标17个,茶产品远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975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安徽贵安白茶合作社、安徽蒲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到新安村、体元村、冯冲村建设百千亩白茶、绿茶基地,增强了**茶叶的市场和品质竞争力。
(五)完善质量追溯,严把质量关。为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茶叶种植与加工过程的详细信息追溯,确保能够对茶叶产品进行跟踪和追溯,倒逼茶品质提升,该乡投资130余万元在倪河村、体元村分别建立了绿茶、白茶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茶叶产品从基地种植、鲜叶采摘、原料粗制、加工包装、仓储管理、运输流转的全过程信息化动态追踪溯,该乡茶产品在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三、存在的问题
(一)茶叶规模总量大但呈点状发展,连片性规模化发展的基地小而少。域内“人均一亩茶”目标虽然已实现多年,但受地形地貌、林业政策、山场流转力度小等因素制约,茶产业规模总量大而散,连片区域的可观性规模化基地少,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和山区茶园采摘难度的增加,域内茶园抛荒趋势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全乡约有20%茶园处于抛荒或半抛荒状态。另外,大部分茶园建园坡度超过25度,基础差,缺丛断行,没有修建水平梯带,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生态保护、茶园管理及产量品质提高,机械化茶园管理、茶园种植、茶园采摘任重道远。
(二)市场主体经营混乱,行业规范亟待完善。域内目前登记在册且实质性开展茶叶制作销售茶企共50家,企业规模“小、乱、杂”,生产方式以“小作坊”零星加工为主,少有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产线,“天柱剑毫茶”产品国家行业标准及加工技术规程暂未成功编制,茶品质参差不齐,产品质量得不到长足保证。同时,茶叶品牌多、乱、散、杂,缺少扛牌主体,企业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措施,并且销售市场主要限于省内及安庆周边,在省会合肥及以上等地区市场占有率低,品牌不响,名茶不名,茶叶市场影响力下降。比如我乡有代表性的**乡幸福茶场,茶园基地初具规模,茶叶加工技术成熟,带动茶农增收明显,存在的瓶颈主要也是体现在销售方面,表现为市场空间小,品牌影响力低,是制约茶叶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人力资源有限,茶产业成本持续增加。受本地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因素影响,茶叶采摘期间,采摘人员多以中老龄人群为主,产出效率不高,人工成本费用持续增加。优秀茶企的制茶售茶后备人才匮乏导致龙头企业带动力持续下降,茶叶企业规模偏小,茶叶清洁化加工能力不足。全乡约80%茶场小作坊式生产,规模小,加工机械设备落后,全乡最大的加工企业幸福茶场年加工量不到6万斤,产值仅800万元,茶叶市场主要局限在安庆市及周边县,枞阳、怀宁、望江是我乡茶叶的主销区,出了安庆市就没了名气,销售不畅严重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张,生产规模的弱小也相对造成了茶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四)思想认识滞后,茶旅融合发展未有实质性破题。长期以来,全乡上下不同程度存在“小富则安”和“难思进取”的思想,乡党委政府扛起_茶产业链条的责任担当意识还不够强烈,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还不够具体和有力,如何以茶产业为主抓手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的举措不多,投入不够。各茶企对当前发展形势的严峻性缺少深刻认识,抱团发展的欲望不强,“博未来”主动意识还不够强烈,“赢当下”方式方法掌握不得当,鲜有采取符合时代特点的运营模式的茶企业,如通过电商平台高效联动提高宣传知名度,直接带动产品销售,拓宽线上线下双渠道营销等,茶叶销售依靠“茶叶季”、依赖“老顾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茶叶生产链条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茶叶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天柱剑毫茶”产品国家行业标准及加工技术规程的编制申报,对照“天柱剑毫”原料茶的适制品种、生长环境、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储运保鲜等各环节要求,制订适宜的生态茶园标准,指导茶企制定“毛毛月”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全面推进茶叶初精制厂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支持新建或改扩建茶叶自动化初精制生产线(设备)及配置“天柱剑毫”生产加工特定机型。二是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推广林、茶、草并存的生态立体种植模式,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机制,推行生态栽培措施,鼓励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成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良法配套、标准化管理的高标准生态茶园。引导茶农对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换种,扩大“天柱剑毫”_产区规模,积极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在_区建设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系统。
(二)加强茶叶品质提升与品牌宣传。支持开展绿色、有机茶产品与地理标志认证,突出“天柱剑毫”、“毛毛月”公用品牌宣传推介,创新宣传方式,加大营销投入,不断提升“天柱剑毫”、“毛毛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积极参与市农业农村局在重点城市开展的系列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活动,定期开展开园节、茶乡采创、茶旅文化节等活动,组团赴重点销区招商引资。支持茶企参与形式多样的展销会、茶博会、研讨会、文化节,宣传“天柱剑毫”、“毛毛月”公用品牌。
(三)加快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提升。支持加快茶产业人才培育,重点培育本地用得上、留得住的茶产业从业人员。支持开展茶园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及营销技能培训,把人才培养植入到产业链各环节中,重点关注“茶二代”、非脱产村“两委”、“土专家”等相关人群,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采茶制茶人员、茶艺师、品鉴师及茶企管理人才等。充实农技推广人员队伍,乡农技站加强茶叶种植生产全过程指导,各村村两委成员中确保培养一名以 ……
预览结束,全文4899字,当前显示2962字,还剩1937字
本文8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