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深化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夯实民生兜底保障基础。(一)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二)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三)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二、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三)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四)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推广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能够提高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三、强化儿童福利与保护,守护祖国未来花朵。(一)加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首先要建立健全儿童数据台账。(二)实施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专项行动,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志愿者,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情感支持等服务。(三)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加强与社区、社会组织合作,拓展服务范围,是儿童福利机构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四)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是提升机构规范化建设水平的关键。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效能。(一)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践,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是基层治理的核心。(二)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整合社区资源,打造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是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三)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能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春天,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两会期间,一系列涉及民生领域的政策部署和重要指示,为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民政工作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作为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
体会与思考。
一、深化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夯实民生兜底保障基础
2025年全国两会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强调要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民政部门与公安、人社、医保、住建等部门加强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全面采集困难群众的收入、财产、就业、医疗等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精准筛选出可能存在困难的家庭,将其纳入监测范围。同时,完善民政部门统一认定监测、多部门协同救助的_机制。民政部门负责对困难家庭进行认定和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制定针对性的救助措施,形成救助合力。例如,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医保部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人社部门提供就业帮扶,教育部门减免子女学费等。
(二)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之举。我们将为困难家庭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962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PP或微信公众号下单,方便快捷。加强对老年助餐服务的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助餐机构进行检查,确保老年人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三)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将制定专业照护服务标准,明确照护服务的内容、流程、质量要求等。开展照护人员培训,邀请专业讲师,为照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护理知识、康复技能、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内容,提高照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照护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鼓励照护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升职业素养。同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提供资金支持。
(四)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推广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能够提高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我们将推广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血压计等,老年人佩戴设备后,能够实时监测身体状况,数据自动上传至平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家属和医护人员。安装居家安全预警系统,如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跌倒报警器等,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老年人可以通过平台预约服务、查询信息、反馈意见等,实现养老服务的便捷化和高效化。
三、强化儿童福利与保护,守护祖国未来花朵
两会高度关注儿童福利事业,强调要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也为我们做好儿童福利与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加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首先要建立健全儿童数据台账。联合教育、公安、妇联等部门,全面排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家庭状况等信息,建立详细的数据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精准帮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给予生活补贴和教育资助;对于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对于监护缺失的儿童,落实临时监护措施,确保儿童得到妥善照顾。
(二)实施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专项行动,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志愿者,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情感支持等服务。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活动,帮助困境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档案,跟踪记录儿童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服务方案。同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确保服务质量。
(三)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加强与社区、社会组织合作,拓展服务范围,是儿童福利机构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儿童福利机构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社区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为社区内的困境儿童提供临时照料、课后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与社会组织合作,引入专业的服务项目和资源,如康复训练、特殊教育、法律援助等,为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同时,加强儿童福利机构与家庭的联系,鼓励家庭参与儿童的养育和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是提升机构规范化建设水平的关键。我们将制定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管理办法,明确机构的职责、服务内容、工作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如设施设备标准、服务质量标准、安全管理标准等,加强对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机构规范运行,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两会对基层治理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这为我们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践,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我们将建立社区议事会、居民代表大会等机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社区重大事项,如社区建设规划、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建设等。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让居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社区工作进展、财务收支等信息,接受居民监督,增强社区工作的透明度。
(二)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整合社区资源,打造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是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整合社区内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资源,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政务服务方面,提供户籍办理、社保医保、民政救助等服务;公共服务方面,提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生活服务方面,提供家政服务、维修服务、养老服务等。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居民可以通过平台在线办理业务、查询信息、反馈问题等,实现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三)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能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我们将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助、场地提供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培训、指导、资源对接等服务,帮助社会组织成长壮大。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老年活动组织等项目;参与文化活动组织,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环境卫生清理等活动,改善社区环境。
(四)壮大社工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健全社工人 ……
预览结束,全文4836字,当前显示2925字,还剩1911字
本文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