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员、校正仪。一方面,该扛的要义不逃责地坚定扛起,该管的要事不避难地坚决管住;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工作,充分发掘、尊重和借助已有工作体系,找准挺膺担当的切入点,确保合规合理合情、管长远管长效。当然,在处理繁多的事务时,难免会出现差错或遇到不理解。但关键还在于工作的出发点和面对差错的态度,只要出于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公心,就不怕被批评,听到批评之后再反思、再改进,工作水平就会不断提升,“分寸感”就会更强。学院办公室虽然工作接触面广,但从始至终深入开展具体业务工作的机会比较少,很多时候掌握的是二手信息,参与的是某个中间环节,近距离听取师生群众意见建议还不够,存在走马观花、以偏概全的危险。有时停留于事务性的收收发发、迎来送往、上传下达,缺少深入思考和
总结提高。学院办公室要主动强化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与院系部门进行沟通,关注师生的需求和关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说真话、报真情;要立足学校大局,尊重各方不同意见,研提合理稳妥有效的落实方案,避免机械执行“领导指示”,提升工作的艺术感、柔韧性和灵活度;要在办理实际业务的过程中,加强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情况的观察、分析、总结,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这一根本制度。
三是塑造复合能力。近年来,学院部门划分、科室设置呈现越来越细的趋势,总的来说,责权更加分明,效率更高。但对办公室这种综合性最为突出的部门来说,不可过分拘泥于职能分工,办公室干部都应当成为复合型人才。办文办会办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文要在事上磨,会要聚焦于事,办文办会最终是为了办事,否则就是空对空,容易成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办公室应当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推动干部能力拓展,特别是年轻干部成长,比如开展内部轮岗交流,对于重要工作采取专班形式,吸纳不同科室人员参与等;还应积极组织业务研讨交流,及时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凝练学院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这方面,办公室干部要有主动学习成长的意识。过去,决策者往往根据经验和直觉作出决策。而现在,则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支撑。学院办公室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数字化办公系统、引进智能化设备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要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确保学校的信息安全。
四是锤炼过硬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公室是一部完整的机器。这部机器要有明确的责任制、严格的管理、科学的办法,使办公室干部静有其位,动有其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反应灵敏、运转迅速,适应各方面的需求。”学院办公室工作繁重、琐碎,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营造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激发干部的精气神。学院办公室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问“主角配角”、不论“前台后台”,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做到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会议活动举办要科学压减频次规模、严格控制经费,坚持开有用的会、办有价值的活动;文件的意见拟办、承办转办、制发要做到规范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