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一、建立健全“话事人”调解平台,推进调解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一是统一阵地建设。二是统一运行模式。三是统一调解流程。四是统一管理考核。二、选优配强“话事人”调解队伍,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标准化。一是精准选聘人员。二是分类组建队伍。三是分级抓实培训。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三、建立完善“话事人”调解机制,推进调解工作源头化多元化。一是建立上户化解机制。二是建立梯次化解机制。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四是建立定期回访机制。
运行情况纳入年终平安建设考核范围,并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推动调解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二、选优配强“话事人”调解队伍,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标准化。
一是精准选聘人员。各级调解组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选聘德高望重又有一定工作经验、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员为专职调解员,优选考虑退休法官、检察官、基层干部、教师、
农村“法律明白人”等人群。
二是分类组建队伍。从卫健、自然资源、教育、妇联等行业单位选派专业知识丰富、调解技能突出的党员干部担任非常驻调解员,纳入调解专家库动态管理。按各人专业特长、擅长领域,分别成立医疗纠纷、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全方位满足当事人自主选择调解队伍需求。
三是分级抓实培训。明确县司法局每年安排人民调解员培训2次以上,各乡镇每年组织培训1次以上,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使调解员达到“三有三会”,即有初心、有耐心、有公心,会调查、会调解、会制作调解协议书。2023年,全县共组织调解员培训27期,培训3482人次,结业考核合格率100%。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优化“一案一补”政策,对“话事人”调解成功的案件按一般100元、疑难200元、重大300元的标准予以发放,2023年县级发放案件补贴8.41万元。
三、建立完善“话事人”调解机制,推进调解工作源头化多元化。
一是建立上户化解机制。针对婚恋、家庭、邻里等农村家长里短、容易化解的小问题,落实网格员、村干部、调解员首调责任制,由首调责任人登门入户调解,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梯次化解机制。对于损害赔偿、债权债务等一般性纠纷,根据群众需求,邀请本村本乡镇“五老”人员、乡贤、专家库资深调解员等,依托乡村调解室平台,促进矛盾妥善化解。对于涉及农业生产、征地补偿等疑难复杂纠纷,短时间难以化解的,组建调解专班,集中力量攻坚,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经乡镇调解未果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县综治中心委派县调处中心调解处理。涉及县属各部门案件,县城内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医患纠纷案件等,由县调处中心直接受理调处。
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健全诉调衔接机制,加强与法院的诉调衔接,将一些事实清楚、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