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党组织领办治理服务项目“金方案”征集活动,
总结推广“百家宴”“小区运动会”等50余个治理服务“金方案”。坚持矛盾化解在小区、问题解决在楼栋,搭建“一楼见”“饺子议事会”等议事载体,在拉家常过程中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决,先后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2100余件。
打造规范有序,优质满意的物业体系。构建全区联动共治“一盘棋”。区级层面,成立物业行业党委,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强对全区物业
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街道层面,成立“红心物业”联盟,吸纳综合执法队伍、优秀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治理力量进入,对物业问题进行联动研判、联动处置;社区层面,成立“红心物业”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内各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书记等共同参与,共商共议物业服务管理难题。打造小区集成治理“共同体”。加强党组织对物业服务管理的领导作用,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推行“支部建在小区里”,吸收业委会成员、物业企业负责人担任成员,建立“支部先议、三方商议、业主大会决议”议事机制,创新“叁方办”议事法,今年以来由小区党支部主导解决物业问题210多件。优化行业健康发展“生态圈”。实施“红心管家”素质提升工程,通过课堂辅导、现场教学等形式,定期开展“红心物业大讲堂”“物业联席会议”等活动,提高“红心管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交流活动30余次,培训“红心管家”600多人次。
建立全时全龄,可感可及的服务体系。提升“不打烊”服务能力。**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等服务阵地,按照“基于需求、统筹资源、形式多样、灵活服务”的原则,适当延长服务时间,探索推行工作日延时错时服务、节假日在岗值班服务模式,解决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时间断档、脱节等问题。自实行延长服务以来,解答居民群众各类咨询265人次、办理相关事务354件。提升“一窗办”服务能力。选拔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全科社工,协调医保、社保、公安等部门进行业务培训,打造全市首个“一窗通办”政务服务网点,在小区党群服务站下沉老年证办理、公积金提取等4大类43项政务服务事项,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来访接待、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提升“全龄段”服务能力。打造“医心向党健康护航”医疗共同体,推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院等优质服务资源下沉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让居民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依托“一联双包”活动,组织文联、体育等行业系统基层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常态化开展“文艺进万家”“全民健身”等活动,满足社区居民文体活动需求,现已举办相关活动500余场次。
构建邻里守望,良性互动的自治体系。实施多网合一兜底工程。**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多网融合”,实现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发动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新就业_等“融网入格”。实行网格党组织书记由街道党工委备案管理,建立网格党组织书记向社区党组织和网格内党员群众报告工作、
述职评议等制度。实施居民自治互动工程。利用楼栋公共空间,创新“一楼见”工作法,由党员楼长、居民代表、物业管家组成楼栋议事团自行组织议事,相关决策由小区党支部负责实施,加强民主化管理;成立“家事我办”志愿服务队,组织居民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清理、公共秩序维护等服务,形成“我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