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深化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强支部阵地。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理念,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深入开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_党建集中攻坚行动,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工作,努力把各个党支部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严格“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比学评促、分类提升”活动,强化村(社区)双述双评结果运用,进一步压实基层
党建工作责任。配强村级班子。扎实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配备,优化调整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持续壮大乡村“头雁”方阵。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
调研提升行动,加强对村级班子的分析研判,全面培训提高乡村干部履职能力特别是抓党建、用党建、强党建的能力。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并完善“两新党建轮值”制度和基层党组织底线守护机制,依法依规、全面展开做好村(居)民代表工作,推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效。持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工程,深化和推广“党建+产业联盟”模式,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运用“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载体,引导各领域党员主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推动发展。
三、强化人才支撑,蓄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多管齐下引才、不遗余力育才、不拘一格用才、用心服务留才,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来。着力优化全市人才发展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制定并落实我市“
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将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坚持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制度,积极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着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提高人才管理服务水平,高效落实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及时兑现各项人才补贴待遇,努力让人才在我市安心安业。持续抓好紧缺急需人才引育。紧盯全市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市属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用好用活省市引才机制和引才平台,持续汇聚医疗、教育、文旅等重点领域人才。围绕有色金属和纺织服装两大千亿级产业链,健全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