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治理路径初探

发布时间:2020/8/21 18:22:55 字数:3194
【提纲】一、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概念及特征。一是攻击性和暴力性。二是形式多样性。三是主体的不确定性。二、青少年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一)阻碍青少年自身人格健康发展。(二)挑战了社会道德和法治价值。(三)破坏了网络秩序和教学秩序。三、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一)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四)网络监管的滞后性。四、治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路径。(一)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和自我保护。(二)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三)加强网络立法及网络治理水平。二是要严格确立软件分级制度,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年龄限制。(四)积极发挥家庭和学校在网络暴力防治中防火墙的作用。(五)加强社会舆论和价值引导。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治理路径初探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心态的擅变以及网络社会的不断兴起,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网络暴力的滋生和蔓延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导致青少年心灵的扭曲,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网络暴力如同无声无形的利器,对个人权益、网络空间秩序产生了严重的侵害,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只有探索治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治理路径,才能更好地保障青少年的成长。
一、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概念及特征
目前,学届对何谓青少年网络暴力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更多的是对网络暴力进行概念界定。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网络暴力是指不特定的网民_在虚拟网络上采用暴力言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并对他人身心产生严重影响的违法行为。部分青少年在网络平台上肆意妄为,忽略道德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严重影响,即构成青少年的网络暴力。
青少年网络暴力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攻击性和暴力性。青少年网络暴力一般都具有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620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的潜在危险和现实危机。
三、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
(一)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双向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暴力等诸多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本身处于特殊发展时期的青少年更难以抵挡网络暴力的侵蚀。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众说不一的舆沦面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做,遇到事件难免冲动,容易被舆沦所左右,失去自己的主观判断,误将一些过激的言行视为仗义执言或者打抱不平。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层对网络暴力现象认识不够全面,既缺乏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有效教育和引导,更缺乏相应的防控和治理机构及措施学校对有关网络暴力预防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知识以及网络监管法律法规的普及。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孩子如何使用网络上没有尽到责任;
社会在营造晴朗网络空间上力度不够。
(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虚拟网络空间为网络暴力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舆论场域;
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使得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难度加大,反过来又进一步弱化了青少年的责任意识以及法律的震慑作用。在“网言无忌”的情况下,发生网络暴力的门槛可以说几乎为零,青少年参与各种新型开放性社交平台的概率更高,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则相对更差,因此更容易引发网络暴力攻击。
(四)网络监管的滞后性。网络领域的灰色管理地带和模糊管理空间助长了网络暴力等问题的蔓延。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但是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一味删帖会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但主动引导规范又存在其他方面问题,管理上的平衡在不断摸索中完善,但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开始出现。
四、治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路径
笔者建议从从宏观和微观、道德和法律、校内和校外、虚拟与现实等诸多角度综合施策。
(一)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和自我保护。青少年要不断提升自我道德素质水平和网络素养。青少年应该多接触学习哲学知识,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所谓的言论_,客观看待网上的各种观点,理性看待网络暴力行为,坚守内心道德标准,用法律约束自己,不随意谩骂、侮辱他人。青少年应保持极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行为素养以应对网络暴力,自觉约束行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自觉营造良好虚拟网络氛围。青少年也要增强自我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个人兴趣,提升情绪_能力。有研究认为,青少年要不断提升自我生活乐趣和社会资本,不断提升情绪_能力,才能免于陷人网络暴力的陷阱。
(二)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加强对相关热度问题的精准声量分析,用大数据进行预测、管理并积极应对,应该能最大限度预防网络暴力的发生,尽快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破坏程度减到最小。针对青少年广泛重与的网络平台,要建立针对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快速反应机制,对青少年网络暴力的举报信息过行单独、重点跟踪、溯源,并优先解决处理。鼓励和倡导互联网相关企业积极开发青少年相关的上网app,为青少年开辟一个更加多全、健康的上网环境。如开发相关家庭app,设置父母锁,限制青少年浏览不适当的页面,从“非礼勿视”的角度防范青少年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网络立法及网络治理水平。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需要的防范、遏制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区别对待儿童和成人,保护儿童不在网上遇到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二是要严格确立软件分级制度,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年龄限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也是震慑网络暴力的重要手段。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 ……
预览结束,全文3194字,当前显示1964字,还剩1230字
本文6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