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从入党誓词的演变中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

发布时间:2023/10/27 17:42:47 字数:11611
【提纲】一、中国_入党誓词的生成背景。(一)中国_入党誓词的理论来源。(二)中国_入党誓词的实践土壤。二、中国_入党誓词的演进历程。(一)中国_入党誓词的孕育发展。(二)中国_入党誓词的渐变发展。(三)中国_入党誓词的制度化规范。三、中国_入党誓词的演进逻辑。(一)历史逻辑: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二)理论逻辑:始终坚持思想建_原则。(三)实践逻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四、中国_入党誓词演进的历史经验。(一)始终坚守中国_人的初心和使命。(二)始终延续永不叛__内容。(三)高度重视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四)善于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和要求来发展党员。
从入党誓词的演变中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
同志们:
随着中国_的发展与壮大,入党誓词历经数次变化调整。中国_成立之初,对入党宣誓并没有明确要求,甚至没有统一的入党誓词,直至_十二大,才以固定的格式和内容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入党誓词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必然性。梳理入党誓词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_入党誓词发展的历史经验,有助于准确把握入党誓词的历史发展规律,为_建设提供启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同从入党誓词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一、中国_入党誓词的生成背景
誓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对人们的思维与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览中国传统文化与_者同盟中“誓词”的发展进程,“盟誓”的形成为中国_入党誓词提供了原始蓝本。中国_在_理论的指导下,厚植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立足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实践,实现了入党誓词从孕育到完善,再到制度化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_入党誓词的理论来源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誓词文化,是中国_入党誓词的文化基础,为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_者提供了本土养料。中国_还充分吸收了_经典作家关于入党誓词的相关思想,这是中国_入党誓词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源”。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誓词”
中国_入党誓词蕴涵着内心意志、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践行要求等主要内容,这是对中国传统宣誓誓言文化的承继与发展。“誓”最初为誓神之辞,多用于表示决心,含有“以言约束”之意。在《尚书》中多为誓军旅之辞或誓师时的训诫之辞。在《说文解字》中,“誓”是指约束。“誓词”亦作“誓辞”,指起誓的言辞,或相互约定的承诺。唐代李翱《释怀赋》:“昔誓词而约交兮,期共死而皆居。”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元情愿以身为质,与元帅共立誓词,各无反悔。”誓词亦称“誓言”。《书·汤誓》:“尔不从誓言,予则孥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1224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杂的国内外形势,重温入党誓词的发展与演进历程有利于警醒_员的责任和义务意识,以党员标准约束自身思想和行动、主动应对和克服各种危险挑战。中国_结合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双重理论来源,同时密切结合各历史时期中国_的任务和_建设的实践需要,逐步将入党誓词的内容与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党员入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二、中国_入党誓词的演进历程
中国_入党誓词作为中国_发展新党员的重要内容之一,历经了孕育发展、渐变发展以及制度化规范的演进历程。中国_入党誓词的整个演进历程呼应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_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中国_入党誓词的孕育发展
在_早期组织中,党员主要为中国_的创始人和被吸收入党者,前者在创立_性质的组织中自然转化为党员,后者主要通过“谈话”的方式加入党组织。如,_同志认为自己入党时间是1920年,正是在这一年的11月他应陈独秀函约,与何叔衡、彭璜、贺民范等创建长沙_组织。这一时期,中_员的吸纳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早期党组织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党员的发展问题,虽未形成统一的入党誓词,但对党员发展和吸收仍保持严谨的态度。中国_成立之初,对思想建党工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也对入党资格、入党条件、入党手续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总体而言,只要认可_纲领,有人引荐,经过审查,便可入党。_早期组织在探索建_过程中,为入党誓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建党初期受革命环境的影响,入党誓词并未正式形成。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具有_的誓词内容与形式,也推进了入党誓词中国化的进程。
(二)中国_入党誓词的渐变发展
1.大革命时期:中国_入党誓词的早期萌芽
随着大革命序幕的拉开,如何增强党员的纪律性成为中国_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1924年,新党员入党必须填写入党登记表,而这一时期的入党登记表也只是涉及新党员的姓名、地址及入党时间等一些简单的信息。入党登记表的使用,促进了入党誓词的规范与发展。一方面,它作为党员的书面证明,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它作为党组织统计党员信息、审查党员历史等方面的依据,有利于维护党组织的稳定性和纯洁性。相对而言,这一时期入党手续比较简单,新党员入党表态的内容也各不相同,还不能称作正式的入党誓词。大革命时期,中_员虽然能够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对新发展党员仍旧要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中国_一经成立就将_阶级斗争的观点用于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问题,阶级斗争成为这一时期入党誓词强调的重点。在恶劣的革命环境中,为延续革命火种、保护_成长、彰显党员革命信心与不怕牺牲精神,对党忠诚成为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突出特点。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_入党誓词的正式形成
为捍卫红色_,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_对发展党员更为慎重,程序更为严格。这一时期,_活动形式主要以秘密形式开展。根据这一特殊的斗争形势,党取消了“宣誓仪式”的硬性规定。对形势不太恶劣的地方,继续采取以“宣誓仪式”的方式吸收党员。基于此,中国_历史上最早的、较为正式的入党誓词版本正式形成。
井冈山斗争时期,_1927年10月在酃县水口街叶家祠堂为6名新党员举办并主持入党仪式,当时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一入党誓词作为中国_历史上较为规范的版本,为后来入党誓词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当然,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还存在其他内容,但由于战火的洗礼,多已销蚀残缺。目前发现这一时期写在一块红布上的入党誓词:“犠牲個人(牺牲个人),言首糹必蜜(严守秘密),階级門爭(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從党其(服从党纪),永不叛党。”在这份24字的誓词中出现6个错别字,这表明在当时恶劣的斗争环境之下,虽然部分党员文化程度不高,但革命热情不减。字虽写错,但对_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毋庸置疑。
在江西黎川县档案馆中,收藏有一幅_苏区时期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入党誓词的壁画照片,这是当时中国_借用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入党誓词的最有力证明,这种对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入党誓词的“借用”,不仅符合当时中国_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时局形势,也反映了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对中国_入党誓词的极大影响。根据张震同志回忆,1930年他在赣江畔临江镇的一所中学里加入了中国_,誓词为:“努力革命,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在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中,“牺牲个人”展现了中_员崇高的革命精神,“永不叛党”彰显了中_员坚定的革命信仰。其他根据地领导人同样十分重视入党问题。根据《寻乌人民革命史》所载,1931年寻乌苏区党员入党誓词为:“服从组织,严守纪律,努力革命,永不叛党。”可以看出,其他苏区的入党誓词在内容上虽然与_苏区存在一定差异,但却贯彻了_苏区入党誓词的_思想。
其后,两万五千里长征对党员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精神上和党性上的考验。据吴先恩将军回忆,1936年2月,发现被埋在雪中的众多遗体中,有一位战士手中紧握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圆。党证上写着:“刘志海,1933年入党。”这充分反映了红军坚定的革命信仰。长征途中,革命条件十分恶劣、艰苦,虽然鲜有对入党誓词的记录,但中国_对党员的发展仍然十分重视。长征结束后,_提到:“凡不是党员的,一律入党!”在艰难的长征途中,革命战士彰显了坚定的革命信仰,磨炼了顽强的革命毅力,延续了革命的火种。长征时期的入党誓词,充分展现了革命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与“永不叛党”的忠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誓词是以“牺牲个人”“永不叛党”为_。根据当时的革命环境,中国_仍旧延续了阶级斗争的方法,不仅如此,还以“牺牲个人”为前提。由于当时_力量十分薄弱,誓词更为强调严守组织的秘密,要求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必须申明入党所需要付出的牺牲,以及对“永不叛党”的坚持。面临着险恶、艰难的生存环境,绝对不能背叛党组织,忠诚成为发展新党员的重要内容。自此,“永不叛党”贯穿于整个入党誓词演进历程的始终,成为入党誓词的_内容。
3.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_入党誓词趋于规范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但入党“门槛”并没有因此放低,入党手续也没有相应简化。1939年,陈云任_组织部部长时强调:“新党员一定要有上级批准,经过候补期,举行入党转正仪式,宣读誓词。”这表明_组织部已经把宣读誓词纳入发展党员的既定程序之中。全面抗日战争时期__组织部拟制的入党誓词,与之前的入党誓词对比起来,在思想上 ……
预览结束,全文11611字,当前显示3663字,还剩7948字
本文15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