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鼎文库首页

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奋进前行力量

发布时间:2023/8/18 21:26:57 字数:8752
【提纲】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一)理论渊源:_理论。(二)历史境遇: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探索。(三)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实践基础:革命先驱的建党实践。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一)理论引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二)践行指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三)意志品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四)政德情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三、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路径。(一)构筑思想之魂,坚定理想信念。(二)筑牢人民之根,强化使命担当。(三)夯实奋斗之基,锤炼斗争本领。(四)践行忠诚之本,始终爱党爱民。
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奋进前行力量
同志们:
在__报告中,__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要求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实践伟力,在_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赓续精神血脉,让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_科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理论蕴涵与赓续路径,探究其“从何而来”“内涵是何”“弘扬路径何在”的逻辑理路,对于奋力夺取全面建设_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奋进前行力量》为题,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渊源:_理论
_经典作家围绕无产阶级建何种党、如何建党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为中国_建党提供了基本原则,为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理论渊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源于_的真理性。_“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_是中国_应运而生以及取得百年重大历史成就的强大精神力量。“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源于_的实践性。_以实践为原点,以“实践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哲学旨趣。“_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20世纪初,_之所以能够扎根中国土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先进分子感受到了_改造世界的惊天伟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源于_的斗争性。恩格斯说,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_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
……(文鼎文库www.wentop.com此处省略1049字。不往下看了,点击下载全文)…… 
滋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和担当精神的继承。爱国主义和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早期革命先驱建党救国的原动力。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李大钊用爱国主义唤醒人民的反帝意识,喊出了“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的警言;_用担当精神呼吁广大学子救国救民,喊出了“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的倡议。_二大明确了_最低纲领,将爱国主义和担当精神熔铸在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舍生取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大义面前舍生忘死的价值选择。《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舍生取义、自强不息”思想的影响下,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丰碑。“忠孝节义、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提供了文化基因。《左传》中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忠孝节义要求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他人至公无私。“对党忠诚”是对古代忠孝节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经典论述;老子主张“以百姓之心为心”;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民本思想与中国_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相似的内涵,孕育出“不负人民”建党精神的形成。
(四)实践基础:革命先驱的建党实践
伟大建党精神萌芽于_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_“最彻底最先导的人”,他通过写理论文章、授课演讲、参与思想论战等方式把_真理介绍给青年学生,为_乃至全中国进步青年学子接受_作了重要贡献。1920年3月,李大钊与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对_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中有老师、学生、工人、记者等不同职业人员,同时“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超越了地域的界限,遍及20多个省市。李大钊对_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立其基,导其先河”的作用,为_真理之根深深扎入中国土壤打下了基础。在传播_的同时,李大钊还领导青年学生筹办工人夜校,组建工人俱乐部,推动了_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岁末年初,李大钊接待了来自苏俄的伊万诺夫、维经斯基等人,在谈话中涉及准备在中国成立_组织等内容。伟大建党精神开始于中国_早期组织的成立。中国_酝酿建_实践,始于李大钊护送陈独秀前往天津的途中,两人约定分别在_和上海成立中国_的组织,留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到达上海后,陈独秀积极发动组织工人群众,向他们宣传_学说,注重提高工人的觉悟和教育水平。1920年5月1日,为纪念五一劳动节,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工人参加_集会,李大钊在_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纪念活动。在这次纪念活动中,_长辛店工会宣告成立,为建党初期掀起工人运动高潮奠定了基础。1920年6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_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_上海发起组,初名为“社会革命党”,8月正式命名为“_”。1920年11月,李大钊在_组织成立了“中国__支部”,践行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约。伟大建党精神初步形成于_一大的召开。1921年,_一大通过了_纲领,将实现_作为最高奋斗目标,选出_一大_局,__领导机构正式建立。“党纲”“信仰”“初心”“使命”“组织”标志着中国_作为_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正式成立。_一大没有结合中国实际制定_最低纲领,也没有制定出_章程,因而还需继续努力才能完成建党伟业。伟大建党精神最终形成于_二大的召开。1922年7月,_二大制定了_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通过了《中国_章程》,弥补了_一大的两大欠缺。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和_第一部章程的制定,标志着建党最终完成。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指明了方向,发挥着举旗定向的重大作用。_第一部章程确立了_建立和建设的根本方针,为中国_发挥领导_作用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中国_在酝酿,初具雏形、正式成立,最终在完成建党伟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理论引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即坚持_真理。_科学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科学真理。“中国_为什么能,__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_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_行”。“坚守理想”既包括坚守__共同理想,也包括坚守_最高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_宣言》中指出,在未来理想社会“_人联合体”中“,每个人的_发展是一切人_发展的条件”,为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_王国”指明了方向。_二大明确指出,中国_的最终目标是“渐次达到一个_社会”。特别说明的是,_最高理想的实现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分阶段分步骤完成,要正确处理好最高理想与阶段性目标关系。百年来,中国_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统一于_发展进程中,面对各种风险考验,从未放弃过对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坚守。实践已表明,坚守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中国_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披荆斩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关键;是中国_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精神动力。真理具有科学性,需要每时每刻地坚持;理想具有崇高性,需要持之以恒地坚守。中国_人在真理和理想的鼓舞下,带领人民排除万难,经受住了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
(二)践行指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初心”是指做某件 ……
预览结束,全文8752字,当前显示3168字,还剩5584字
本文15
  下载全文  
下载此文档(WORD版)
相关文章